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试验观测与检定论文

高速公路中小型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桥梁健康监测的意义第10-11页
    1.2 桥梁健康监测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系统设计的传感器优化布设第12-13页
        1.2.2 结构损伤识别第13-14页
        1.2.3 桥梁综合评估方法第14-15页
        1.2.4 研究现状的综述和分析第15-16页
    1.3 课题背景及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第16-17页
第2章 高速公路桥梁健康监测系统设计第17-25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工程概况第17-20页
        2.2.1 预制箱梁概况第17-19页
        2.2.2 桥墩概况第19页
        2.2.3 主要技术标淮第19-20页
    2.3 总体设计思路第20-21页
        2.3.1 系统设计原则第20-21页
        2.3.2 系统监测目标第21页
        2.3.3 系统设计步骤第21页
    2.4 系统架构第21-24页
        2.4.1 系统架构组成第21-22页
        2.4.2 系统总体架构第22-24页
    2.5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基于结构分析的测点优化布置研究第25-55页
    3.1 引言第25页
    3.2 结构模型计算参数第25-27页
        3.2.1 材料特性第25页
        3.2.2 荷载条件第25-26页
        3.2.3 荷载组合第26页
        3.2.4 结构抗裂和应力控制第26-27页
        3.2.5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变形控制第27页
        3.2.6 计算模型考虑因素第27页
    3.3 联内箱梁控制点分析第27-41页
        3.3.1 计算模型第27-28页
        3.3.2 支座反力分析第28页
        3.3.3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分析第28-30页
        3.3.4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析第30-34页
        3.3.5 主梁标准组合分析第34-39页
        3.3.6 主梁温度安全控制点分析第39-40页
        3.3.7 预制箱梁安全控制点汇总第40-41页
    3.4 预制箱梁横向控制点分析第41-47页
        3.4.1 计算模型与计算荷载第42-43页
        3.4.2 计算结果第43-44页
        3.4.3 联内横向应力安全控制点汇总第44-47页
    3.5 桥墩分析第47-54页
        3.5.1 计算模型第47-49页
        3.5.2 计算分析结果第49-52页
        3.5.3 安全控制点汇总第52-54页
    3.6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4章 融合了智能化人工巡检的中小型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第55-82页
    4.1 引言第55页
    4.2 自动化数据采集子系统第55-65页
        4.2.1 子系统工作流程分析第55页
        4.2.2 传感器选型及监测项目第55-59页
        4.2.3 全线监测传感器构成汇总第59页
        4.2.4 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设备第59-61页
        4.2.5 数据处理和控制模块设备第61-62页
        4.2.6 桥梁健康监测布点信息及监测数据第62-65页
    4.3 智能化人工巡检子系统第65-70页
        4.3.1 智能化人工巡检子系统目标第65页
        4.3.2 智能化人工巡检管理子系统设计第65-67页
        4.3.3 智能化人工巡检数据采集第67-70页
    4.4 中心数据库管理子系统第70-73页
        4.4.1 子系统的主要工作及功能第70-71页
        4.4.2 子系统原始数据信息来源第71页
        4.4.3 子系统信息的涵盖范围第71-72页
        4.4.4 数据库平台的选用第72页
        4.4.5 数据分析与处理及数据管理第72-73页
    4.5 结构安全预警与综合评估子系统第73-78页
        4.5.1 结构安全预警第74-75页
        4.5.2 承载能力评估第75-77页
        4.5.3 适用性评估第77页
        4.5.4 耐久性评估第77页
        4.5.5 结构安全评估等级划分和养护对策第77-78页
    4.6 用户界面子系统第78-81页
        4.6.1 子系统设计原则和要求第78-79页
        4.6.2 子系统功能的划分第79-81页
    4.7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结论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致谢第87-88页
个人简历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哈尔滨火车站区域交通疏解与评价研究
下一篇:纳米改性混凝土路面材料设计、性能及作用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