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主要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10-11页 |
第2章 数值优化问题简介 | 第11-15页 |
2.1 数值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 | 第11页 |
2.1.1 无约束优化问题 | 第11页 |
2.1.2 有约束优化问题 | 第11页 |
2.2 数值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法 | 第11-15页 |
2.2.1 梯度法 | 第12页 |
2.2.2 直接搜索法 | 第12-13页 |
2.2.3 启发式算法 | 第13-15页 |
第3章 TLCS算法的相关研究 | 第15-28页 |
3.1 群算法在最优化问题中的应用 | 第15页 |
3.2 CS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15-19页 |
3.2.1 CS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3.2.2 标准的CS算法 | 第16-19页 |
3.3“教与学”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19-23页 |
3.3.1“教与学”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3.3.2 标准的TLBO算法 | 第20-23页 |
3.4 提出基于“教与学”模式的混合CS算法 | 第23-28页 |
3.4.1 带有混沌思想的种群初始化 | 第23-24页 |
3.4.2 基于TLCS搜索模式的改进算法 | 第24-26页 |
3.4.3 越界处理机制 | 第26-28页 |
第4章 基于“教与学”模式的混合CS算法在无约束优化问题中的应用 | 第28-43页 |
4.1 测试函数的性质 | 第28-30页 |
4.2 比较算法的性质与参数的设置 | 第30-31页 |
4.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31-43页 |
4.3.1 5 维空间下的4种算法间的比较验证 | 第31-33页 |
4.3.2 10 维空间下的4种算法间的比较验证 | 第33-35页 |
4.3.3 8 个典型函数收敛性能的比较与分析 | 第35-41页 |
4.3.4 多维空间下的Wilcoxon秩和检验 | 第41-43页 |
第5章 基于“教与学”模式的混合CS算法在有约束优化问题中的应用 | 第43-67页 |
5.1 动态惩罚因子 | 第43-44页 |
5.2 引入动态惩罚法 | 第44页 |
5.3 数值实验和比较验证 | 第44-64页 |
5.3.1 三种约束条件处理方法间的比较 | 第44-48页 |
5.3.2 不同方法求解约束优化问题的收敛性对比 | 第48-55页 |
5.3.3 针对约束优化问题不同算法间的比较验证 | 第55-64页 |
5.4 改进CS算法在约束优化问题中的实现过程 | 第64-65页 |
5.5 改进CS算法在约束优化问题中的特性分析 | 第65-6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