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单箱双室梁桥空间效应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箱梁桥的发展 | 第11页 |
1.2 箱梁桥的特点 | 第11-15页 |
1.2.1 箱梁桥的外形构造特点 | 第11-12页 |
1.2.2 箱梁桥的力学特点 | 第12-13页 |
1.2.3 箱梁桥的受力特点 | 第13-15页 |
1.3 箱梁的剪力滞效应 | 第15-18页 |
1.3.1 剪力滞的概念 | 第15-16页 |
1.3.2 分析箱型梁剪力滞的主要方法 | 第16-18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4.1 国内外对于宽箱梁的研究 | 第18-20页 |
1.4.2 国内外设计规范中于对剪力滞计算的对比 | 第20-21页 |
1.5 本文工程背景 | 第21-23页 |
1.5.1 工程概况 | 第21-22页 |
1.5.2 主要技术指标 | 第22页 |
1.5.3 材料及计算参数 | 第22-23页 |
1.6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宽单箱双室简支梁桥剪力滞的有限元分析 | 第25-43页 |
2.1 空间实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5-27页 |
2.1.1 有限元法的介绍 | 第25页 |
2.1.2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 第25-26页 |
2.1.3 有限元法求解的分析过程 | 第26-27页 |
2.2 宽箱梁的空间有限元建模 | 第27-28页 |
2.2.1 有限元软件的选用 | 第27-28页 |
2.2.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8页 |
2.3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第28-41页 |
2.3.1 模型在自重作用下的结果分析 | 第29-33页 |
2.3.2 模型在自重+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结果分析 | 第33-39页 |
2.3.3 模型在自重+对称荷载作用下的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宽单箱双室连续梁桥剪力滞的有限元分析 | 第43-57页 |
3.1 空间有限元实体模型 | 第43-44页 |
3.1.1 模型概况 | 第43页 |
3.1.2 建模过程 | 第43-44页 |
3.1.3 加载方式与控制截面 | 第44页 |
3.2 自重作用下的剪力滞效应分析 | 第44-52页 |
3.2.1 结果分析 | 第44-51页 |
3.2.2 结果总结 | 第51-52页 |
3.3 在自重+预应力下的剪力滞效应分析 | 第52-55页 |
3.3.1 结果分析 | 第52-55页 |
3.3.2 结果总结 | 第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宽单箱双室梁桥的偏载系数研究 | 第57-65页 |
4.1 引言 | 第57页 |
4.2 偏载系数简化计算方法 | 第57-59页 |
4.2.1 经验系数法 | 第57-58页 |
4.2.2 偏心压力法 | 第58页 |
4.2.3 修正偏心压力法 | 第58-59页 |
4.3 利用实体有限元求解偏载增大系数 | 第59-63页 |
4.3.1 实体单元建模方法 | 第59-60页 |
4.3.2 偏载系数计算 | 第60页 |
4.3.3 实体有限元模型 | 第60-61页 |
4.3.4 关键位置选取以及荷载布置 | 第61页 |
4.3.5 有限元法偏载系数结果分析 | 第61-62页 |
4.3.6 其他方法计算结果分析 | 第62-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附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