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国家公债、债券、外债论文

中国城投债发行定价问题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引言第7-11页
    1.1 研究背景第7-8页
        1.1.2 研究意义第7-8页
    1.2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8-9页
        1.2.1 研究方法第8页
        1.2.2 研究框架第8-9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页
    1.4 创新与不足第9-11页
第2章 中国城投公司与城投债概述第11-18页
    2.1 定义及划分标准第11-12页
        2.1.1 城投债判断维度第11页
        2.1.2 城投债与地方政府债券的区别第11-12页
        2.1.3 城投债与企业债、公司债等的区别第12页
    2.2 发展历程第12-13页
        2.2.1 初始起步阶段(1992-2004 年)第12-13页
        2.2.2 快速发展阶段(2005-2008 年)第13页
        2.2.3 跨越式发展阶段(2009-2011 年)第13页
        2.2.4 规范式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第13页
    2.3 发展现状与特征第13-17页
        2.3.1 城投债的品种分布第13-14页
        2.3.2 城投债所在地区行政级别第14-15页
        2.3.3 城投债的行业分布第15-16页
        2.3.4 城投债的信用评级分布第16页
        2.3.5 城投债的期限分布第16-17页
    2.4 城投债未来的发展趋势第17-18页
第3章 城投债定价与影响因素分析第18-23页
    3.1 城投债发行定价概述第18-19页
        3.1.1 簿记建档制度第18页
        3.1.2 招标发行制度第18页
        3.1.3 两种定价制度的区别第18-19页
        3.1.4 发行利率区间与最终发行利率第19页
    3.2 城投债定价影响因素分析第19-23页
        3.2.1 宏观经济因素第19-20页
        3.2.2 微观区域因素第20-21页
        3.2.3 债券自身因素第21-23页
第4章 城投债定价的实证研究第23-35页
    4.1 变量设计第23-24页
        4.1.1 被解释变量-发行利差第23页
        4.1.2 解释变量-宏观经济因素第23页
        4.1.3 解释变量-微观经济因素第23-24页
        4.1.4 解释变量-债券自身因素第24页
        4.1.5 变量设计汇总表第24页
    4.2 数据选取第24-25页
    4.3 实证分析第25-35页
        4.3.1 主成分分析第25-31页
        4.3.2 逐步回归法第31-33页
        4.3.3 主成分回归与逐步回归的对比第33-35页
第5章 结论与建议第35-37页
    5.1 研究结论与分析第35页
    5.2 投资与政策建议第35-36页
    5.3 研究的局限与进一步研究方向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8页
致谢第38-40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向SCP范式绩效问责框架构建及其推广研究
下一篇:天津银行互联网金融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