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0-21页 |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 1.2.3 文献评价 | 第16页 |
| 1.3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 1.3.2 论文框架 | 第17-18页 |
| 1.4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1.5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9-21页 |
| 1.5.1 研究的重点 | 第19页 |
| 1.5.2 研究的难点 | 第19页 |
| 1.5.3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9-21页 |
| 2 净利差相关理论分析 | 第21-28页 |
| 2.1 净利差计算口径分析 | 第21-22页 |
| 2.2 净利差影响因素模型 | 第22-27页 |
| 2.2.1 Ho-Saunders的交易商模型 | 第22-23页 |
| 2.2.2 Maudos-Guevara扩展交易商模型 | 第23-26页 |
| 2.2.3 银行公司微观模型 | 第26-27页 |
| 2.3 理论基础小结 | 第27-28页 |
| 3 利率市场化与净利差的趋势分析 | 第28-33页 |
| 3.1 利率市场化进程分析 | 第28-30页 |
| 3.2 我国商业银行净利差水平分析 | 第30-33页 |
| 4 商业银行利差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33-46页 |
| 4.1 计量模型的构建 | 第33-35页 |
| 4.1.1 变量的选取与计量 | 第33-34页 |
| 4.1.2 理论假设 | 第34-35页 |
| 4.1.3 模型设定 | 第35页 |
| 4.2 实证分析 | 第35-46页 |
| 4.2.1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第35-38页 |
| 4.2.2 整体回归分析 | 第38-40页 |
| 4.2.3 分类回归分析 | 第40-43页 |
| 4.2.4 稳健性检验 | 第43-46页 |
| 5 结论与建议 | 第46-49页 |
| 5.1 结论 | 第46-47页 |
| 5.2 对策建议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附录 | 第52-55页 |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