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管理学论文--咨询学论文

我国新型智库建设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一、绪论第11-20页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第12-14页
        1、研究背景第12-13页
        2、研究目的第13-14页
    (二)文献评述第14-17页
    (三)理论工具及方法第17-18页
        1、理论工具第17-18页
        2、研究方法第18页
    (四)研究内容及框架第18-20页
        1、研究内容第18-19页
        2、论文框架第19-20页
二、我国新型智库的兴起第20-29页
    (一)智库概念的界定第20-24页
        1、智库的定义第20-22页
        2、新型智库的内涵第22-24页
    (二)新型智库的兴起第24-29页
        1、新型智库兴起的动因第24-26页
        2、新型智库的功能第26-29页
三、我国新型智库建设的现状第29-34页
    (一)我国特色的智库分类第29-30页
        1、党政军智库第29页
        2、社会科学院第29-30页
        3、高校智库第30页
        4、民间智库第30页
    (二)新型智库发展的特征第30-34页
        1、发展速度稳定,规模较大第30-32页
        2、集中东部沿海,中西部相当第32页
        3、党政军智库最为活跃,民间智库表现强劲第32-34页
四、我国新型智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4-40页
    (一)新型智库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第34-37页
        1、开放程度不高第34页
        2、影响力不足第34-35页
        3、资金筹措机制不健全第35页
        4、智库自身公信力较低第35-36页
        5、智库“话语权”较弱第36页
        6、民间智库和高校智库缺乏信息共享的渠道第36-37页
    (二)新型智库建设问题原因分析第37-40页
        1、智库全面参与决策咨询的制度不健全第37-38页
        2、智库高效科学的运行体系尚未形成第38页
        3、智库自身基础性建设不足第38-40页
五、美国智库建设的经验借鉴第40-47页
    (一)美国智库的类型第40-42页
    (二)美国智库的运作经验第42-45页
        1、完善的组织管理体制第42页
        2、多元的资金筹措机制第42-43页
        3、健全的成果转化机制第43-44页
        4、严格的绩效评估机制第44页
        5、畅通的人才交流机制第44-45页
    (三)美国智库建设的启示第45-47页
        1、建立我国智库和政府的良性互动机制第45页
        2、健全我国智库的筹资机制第45页
        3、探索市场化的智库运作机制第45-46页
        4、完善我国智库的成果推销机制第46页
        5、大力营造开放的人才竞争机制第46-47页
六、我国新型智库建设的路径第47-53页
    (一)积极营造新型智库发展环境第47-48页
        1、全面提高对智库发展重要性的认识第47页
        2、大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与氛围第47-48页
    (二)深化新型智库管理体制改革第48-49页
        1、完善研究成果的转化机制第48页
        2、建立多元的资金筹措机制第48-49页
    (三)健全新型智库制度保障体系第49-50页
        1、建立开放的公共决策机制第49页
        2、建立健全舆论引导机制第49-50页
    (四)加快推进新型智库自身建设第50-51页
        1、明确智库的分工与定位第50页
        2、加强智库人才队伍建设第50-51页
    (五)构建新型智库发展新格局第51-53页
        1、大力加快民间智库的发展第51页
        2、推动高校智库的发展完善第51-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硅氟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在阴极电泳涂料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及风险防范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