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选题背景及目的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目的 | 第11页 |
·文献回顾与述评 | 第11-16页 |
·绩效审计概念的文献分析 | 第11-13页 |
·公共投资绩效审计标准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有关公共投资绩效审计指标的文献回顾 | 第15-16页 |
·论文研究思路及框架结构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框架结构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实验手段 | 第19页 |
·关键技术说明 | 第19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基础产业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理论基础的分析 | 第20-25页 |
·基础产业公共投资 | 第20-22页 |
·基础产业公共投资项目范围的界定 | 第20-22页 |
·基础产业公共投资项目的经济特征 | 第22页 |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公共财政理论的引入 | 第22-23页 |
·"3E"原则的应用 | 第23-24页 |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我国基础产业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现状分析 | 第25-31页 |
·绩效审计现状分析 | 第25-27页 |
·我国项目后评价的发展 | 第25-26页 |
·公共投资项目投资绩效审计的内容 | 第26-27页 |
·现行公共投资绩效审计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我国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基础产业公共投资绩效审计的突破口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我国基础产业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构建 | 第31-68页 |
·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设计思想 | 第31-32页 |
·建立指标体系基本思路 | 第31页 |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31-32页 |
·项目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32-37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2-33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33-35页 |
·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35-37页 |
·指标构建的初步途径与方式 | 第37-51页 |
·指标构建的战略选择 | 第37-38页 |
·指标构建关键因素的确定 | 第38-46页 |
·指标框架的初步形成 | 第46-47页 |
·指标目标的设计 | 第47-51页 |
·绩效评价指标值及权重计算 | 第51-68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第51-52页 |
·指标属性值归一量化 | 第52页 |
·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52-56页 |
·权重的计算结果 | 第56-68页 |
第五章 我国基础产业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应用 | 第68-92页 |
·目标项目的选择 | 第68-70页 |
·项目的概况的介绍 | 第68-70页 |
·指标体系在项目中的应用 | 第70页 |
·项目模糊综合绩效审计的评价过程 | 第70-89页 |
·建立评判集 | 第70页 |
·专家的打分表 | 第70-72页 |
·指标层的模糊评价 | 第72-85页 |
·准则层的模糊评价 | 第85-88页 |
·项目绩效的模糊评价 | 第88-89页 |
·应用结果的分析与总结 | 第89-92页 |
·应用结果分析 | 第89页 |
·项目总结 | 第89-9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92-94页 |
·主要结论 | 第92页 |
·本文的局限性及创新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