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22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 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10-11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五) 创新之处 | 第12页 |
(六)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一) 教师发展研究状况 | 第13-16页 |
(二) 转型发展研究状况 | 第16-17页 |
(三) 研究评述 | 第17页 |
三、教师发展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一) 教师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 第17-18页 |
(二) 教师发展与反思行为 | 第18-19页 |
(三) 教师发展与教师行动研究 | 第19页 |
(四) 教师发展与教师评价 | 第19-20页 |
(五) 教师发展与制度保障 | 第20页 |
(六) 教师发展与教师文化 | 第20-22页 |
第一章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发展现状调查 | 第22-37页 |
一、教师基本情况 | 第22-24页 |
(一) 年龄与教龄结构 | 第22-23页 |
(二) 语言教学基本能力 | 第23-24页 |
二、对公共英语课程的态度 | 第24-27页 |
(一) 对现行公共英语课程的态度 | 第25-26页 |
(二) 对公共英语课时数削减的态度 | 第26-27页 |
三、具备其他学科知识的情况 | 第27-29页 |
四、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职业发展问题 | 第29-35页 |
(一) 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定位不明确 | 第29-30页 |
(二) 教师转型发展的心理准备不足 | 第30-31页 |
(三) 转型方向不明确 | 第31-32页 |
(四) 学校的压力和支持 | 第32-33页 |
(五) 转型发展对教师的影响 | 第33-34页 |
(六)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发展现状小结 | 第34-35页 |
五、访谈结果概述 | 第35-37页 |
第二章 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转型发展的可行性和趋势 | 第37-41页 |
一、公共英语教师转型发展的可行性 | 第37-38页 |
二、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转型的趋势 | 第38-41页 |
(一) 以英语为基础,以“英语+专业”为模式 | 第38-39页 |
(二) 去英语化的发展之路 | 第39-41页 |
第三章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转型发展策略 | 第41-53页 |
一、确定转型发展的方向 | 第41-43页 |
(一) 个人情况反思 | 第41页 |
(二) 生态环境审视 | 第41-42页 |
(三) 教师心理调适 | 第42页 |
(四) 明确转型发展目标 | 第42-43页 |
二、转型发展的支持系统建构 | 第43-49页 |
(一) 寻求学校政策的支持 | 第43-45页 |
(二) 依靠学习型组织的力量 | 第45-47页 |
(三) 铺设个人的转型发展途径 | 第47-49页 |
三、建构激励型转型发展的评估指标 | 第49-53页 |
(一) 公共英语教师的反应评估 | 第49-50页 |
(二) 公共英语教师学习效果的评估 | 第50页 |
(三) 公共英语教师学习行为的评估 | 第50-51页 |
(四) 公共英语教师转型结果的评估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1:关于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转型发展研究的调查问卷 | 第57-59页 |
附录2:访谈问题提纲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