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绪论 | 第11-22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理论意义 | 第12页 |
2.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三)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1.先前学习 | 第13页 |
2.先前学习认证 | 第13-15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1.国外研究 | 第15-19页 |
2.国内研究 | 第19-21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文献研究法 | 第21页 |
2.历史研究法 | 第21页 |
3.比较研究法 | 第21-22页 |
一、澳大利亚先前学习认证制度的概述 | 第22-32页 |
(一)澳大利亚先前学习认证制度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1.先前学习认证制度的思想渊源 | 第22-23页 |
2.先前学习认证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23-24页 |
(二)澳大利亚先前学习认证制度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24-25页 |
(三)澳大先前学习认证制度产生与发展的现实基础 | 第25-29页 |
1.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 第25-26页 |
2.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教育机会多样化改革的推进 | 第26-27页 |
3.澳大利亚资格框架的保障 | 第27-28页 |
4.社会特殊群体的政策要求 | 第28-29页 |
(四)澳大先前学习认证制度的产生及历史发展 | 第29-32页 |
1.产生阶段(20世纪70年代—80年代) | 第29页 |
2.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20世纪末) | 第29-30页 |
3.完善阶段(20世纪初至今) | 第30-32页 |
二、澳大利亚先前学习认证制度的实施架构 | 第32-45页 |
(一)先前学习认证制度的目的 | 第32页 |
(二)澳大利亚先前学习认证制度应用的教育部门 | 第32-36页 |
1.高等教育部门 | 第33页 |
2.职业教育与培训部门 | 第33-34页 |
3.成人与社区教育部门 | 第34-35页 |
4.高中教育部门 | 第35-36页 |
(三)先前学习认证制度的实施步骤 | 第36-39页 |
1.了解咨询 | 第37-38页 |
2.资料收集 | 第38页 |
3.评估认证 | 第38-39页 |
4.鉴定反馈 | 第39页 |
(四)先前学习认证制度的模式 | 第39-41页 |
(五)先前学习认证制度的费用和资助 | 第41-43页 |
1.高等教育部门 | 第41页 |
2.职业教育与培训部门 | 第41-42页 |
3.高中教育部门和成人与社区教育部门 | 第42-43页 |
(六)先前学习认证制度的宣传和信息发布 | 第43-44页 |
(七)先前学习认证制度的申诉机制 | 第44-45页 |
三、澳大利亚先前学习认证制度的基本经验及评价 | 第45-51页 |
(一)先前学习认证制度的基本经验 | 第45-47页 |
1.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大力支持 | 第45页 |
2.实现了各级各类教育间的相互衔接和沟通 | 第45-46页 |
3.重视对非正规学习结果和非正式学习结果的评价 | 第46页 |
4.兼顾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 | 第46-47页 |
(二)澳大利亚先前学习认证制度的评价 | 第47-51页 |
四、澳大利亚先前学习认证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51-55页 |
(一)先前学习认证制度是促进社会不利群体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有力杠杆41 | 第51-52页 |
(二)先前学习认证制度是研究和实践学分银行的重要内容 | 第52-53页 |
(三)先前学习认证是改革传统教育评价制度的有效手段 | 第53页 |
(四)先前学习认证是连通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桥梁 | 第53-55页 |
注释 | 第55-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