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

N支行发展社区银行的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0页
    1.2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框架内容第10-12页
        1.2.1 研究方法第10-11页
        1.2.2 研究思路第11页
        1.2.3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3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第12-13页
第2章 社区银行研究综述第13-19页
    2.1 社区银行定义综述第13-14页
    2.2 社区银行研究综述第14-18页
        2.2.1 市场定位方面第14-15页
        2.2.2 金融服务方面第15页
        2.2.3 竞争优势方面第15-16页
        2.2.4 准入模式选择第16页
        2.2.5 我国建立社区银行的必要性第16-18页
    2.3 简要评述第18-19页
第3章 国外社区银行的实践经验和启示第19-23页
    3.1 国外社区银行的实践经验第19-20页
        3.1.1 美国社区银行第19-20页
        3.1.2 澳洲社区银行第20页
        3.1.3 日本社区银行第20页
    3.2 国外社区银行发展带来的启示第20-23页
        3.2.1 发展要结合实际第20-21页
        3.2.2 要有稳定外部环境基础第21页
        3.2.3 准确的市场定位第21-23页
第4章N支行发展社区银行的现状第23-27页
    4.1 N支行简介第23页
    4.2.N支行发展现状分析第23-25页
        4.2.1 网点布局第23-24页
        4.2.2 网点定位第24页
        4.2.3 金融产品第24页
        4.2.4 营销方式第24-25页
    4.3 存在问题第25-27页
        4.3.1 网点布局亟待调整第25页
        4.3.2 客户结构逐年弱化第25页
        4.3.3 服务水平不足第25-27页
第5章N支行发展社区银行的市场环境分析第27-38页
    5.1 N支行发展社区银行的优势分析第27-28页
        5.1.1 渠道建设优势第27页
        5.1.2 地理人缘优势第27-28页
        5.1.3 体制建设优势第28页
    5.2 N支行发展社区银行的劣势分析第28-30页
        5.2.1 社区银行布局晚第28-29页
        5.2.2 制度建设不足第29-30页
        5.2.3 利差无优势第30页
    5.3 N支行发展社区银行的机会分析第30-35页
        5.3.1 金融便民服务需求旺盛第30-31页
        5.3.2 业务转型战略需要第31-32页
        5.3.3 物理网点必要性第32-34页
        5.3.4 有利于打击民间金融犯罪第34页
        5.3.5 区域金融环境稳定第34-35页
    5.4 N支行发展社区银行的威胁分析第35-38页
        5.4.1 潜在进入者威胁增加第35-36页
        5.4.2 替代品威胁形势严峻第36页
        5.4.3 货币资金提供者威胁加大第36-37页
        5.4.4 产品使用者威胁增加第37-38页
第6章N支行发展社区银行的基本策略第38-46页
    6.1 选址科学化第38-39页
        6.1.1 选址要体现科学化第38页
        6.1.2 选址要符合社区银行属性第38-39页
    6.2 定位转型化第39-40页
        6.2.1 向智能化转型第39页
        6.2.2 向轻型化转型第39页
        6.2.3 向服务型转型第39-40页
    6.3 产品定制化第40-41页
        6.3.1 产品功能满足定制化需求第40页
        6.3.2 产品策略要紧跟客户群第40-41页
    6.4 营销多样化第41-43页
        6.4.1 常规型营销活动第41-42页
        6.4.2 主题型营销活动第42页
        6.4.3 关系型营销第42-43页
    6.5 功能差异化第43-44页
        6.5.1 支付结算型功能第43页
        6.5.2 体验服务型功能第43-44页
    6.6 人员柔性化第44-45页
        6.6.1 柔性化有利于扩大营销面第44页
        6.6.2 柔性化有利于员工建设第44-45页
    6.7 监管制度规范化第45-46页
        6.7.1 加强实体网点的控险管理第45页
        6.7.2 加强现金类自助机具维护管理第45页
        6.7.3 加强电子渠道风险防控第45-46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对欧盟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吸收能力视角
下一篇:A银行信贷流程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