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11-15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2.2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23页 |
2.1 住宅产业化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2.1.1 住宅产业化概念 | 第15页 |
2.1.2 住宅产业化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2.2 住宅产业化项目成本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2.3 全寿命周期成本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2.3.1 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国外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2.3.2 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国内研究综述 | 第19-21页 |
2.4 LCC在住宅产业化成本分析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2.5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住宅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 第23-36页 |
3.1 全寿命周期阶段的划分 | 第23-24页 |
3.2 住宅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构成 | 第24-26页 |
3.3 全寿命周期成本计算 | 第26-29页 |
3.3.1 全寿命周期成本计算方法 | 第26页 |
3.3.2 基于资金时间价值的全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26-29页 |
3.4 传统住宅与产业化住宅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对比分析 | 第29-34页 |
3.4.1 项目背景介绍 | 第29页 |
3.4.2 16 | 第29-31页 |
3.4.3 15 | 第31-33页 |
3.4.4 15 | 第33-34页 |
3.5 小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我国产业化住宅全寿命周期成本现状评价 | 第36-54页 |
4.1 设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36页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6-39页 |
4.2.1 建设阶段(A_1)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7-38页 |
4.2.2 运营维护阶段(A_2)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8-39页 |
4.2.3 拆除回收阶段(A_3)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9页 |
4.3 评价方法选取及评价方法介绍 | 第39-44页 |
4.3.1 评价方法选取 | 第39-40页 |
4.3.2 评价方法介绍 | 第40-44页 |
4.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4-49页 |
4.4.1 建立递阶层次模型 | 第44-45页 |
4.4.2 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权重 | 第45-49页 |
4.5 产业化住宅全寿命周期成本现状的模糊综合评价 | 第49-53页 |
4.5.1 数据分析 | 第49-53页 |
4.6 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从全寿命周期成本看住宅产业化发展对策 | 第54-57页 |
5.1 引导消费者关注产业化住宅的全寿命周期成本 | 第54页 |
5.2 基于产业化住宅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优势制定政策 | 第54-55页 |
5.3 提高科技创新降低建造期成本突显全寿命期成本优势 | 第55-5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6.1 结论 | 第57页 |
6.2 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作者在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