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前言 | 第10-16页 |
1.1 珠江口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 第10-11页 |
1.2 海水中氮磷营养盐的转化研究 | 第11页 |
1.2.1 海水中氮磷营养盐的化学转化 | 第11页 |
1.2.2 海水中氮磷的生物转化 | 第11页 |
1.2.3 海水中氮磷转化动力学规律 | 第11页 |
1.3 营养盐对海水中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11-13页 |
1.3.1 氮对海水中浮游植物的影响 | 第12页 |
1.3.2 磷对海水中浮游植物的影响 | 第12页 |
1.3.3 硅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 第12-13页 |
1.3.4 营养盐结构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 第13页 |
1.4 海洋围隔生态实验 | 第13-14页 |
1.4.1 海洋围隔生态实验的研究 | 第13-14页 |
1.4.2 围隔生态实验的发展现状 | 第14页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0页 |
2.1 围隔实验点及污水采样点的选择 | 第16-17页 |
2.1.1 围隔实验点的选择 | 第16-17页 |
2.1.2 污水采集点选择 | 第17页 |
2.2 围隔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17-20页 |
2.2.1 实验方法 | 第17-18页 |
2.2.2 样品采集及测试 | 第18页 |
2.2.3 测试结果质量保证 | 第18页 |
2.2.4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 第18-2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0-31页 |
3.1 实验期间环境因子变化特征 | 第20-21页 |
3.1.1 2014年5月围隔生态实验期间环境因子变化特征 | 第20页 |
3.1.2 2015年1月围隔生态实验期间环境因子变化特征 | 第20-21页 |
3.2 实验期间水体中营养盐含量变化 | 第21-26页 |
3.2.1 围隔生态实验期间水体中氮(N)含量变化 | 第21-24页 |
3.2.2 围隔生态实验期间水体中磷(P)含量变化 | 第24-26页 |
3.2.3 围隔生态实验期间硅(Si)含量变化 | 第26页 |
3.3 围隔实验期间水体中叶绿素a及浮游植物变化 | 第26-31页 |
3.3.1 两期围隔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变化 | 第26-27页 |
3.3.2 两期围隔水体中浮游植物变化 | 第27-31页 |
4. 讨论 | 第31-50页 |
4.1 围隔生态实验期间水体中营养盐的结构变化 | 第31-36页 |
4.1.1 无机三氮结构变化 | 第31-33页 |
4.1.2 围隔生态实验期间水体中氮、磷和硅比值变化 | 第33-36页 |
4.2 深圳西部海域海水中氮磷转化动力学规律 | 第36-41页 |
4.2.1 围隔生态实验期间水体中溶解性无机氮(DIN)转化规律 | 第36-39页 |
4.2.2 围隔生态实验期间水体中溶解性磷酸盐(DIP)转化规律 | 第39-41页 |
4.3 不同主体排海污水营养盐对浮游植物影响 | 第41-50页 |
4.3.1 不同主体排海污水对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影响 | 第42页 |
4.3.2 不同主体排海污水营养盐与细胞密度变化关系 | 第42-48页 |
4.3.3 围隔海水中其它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影响 | 第48-50页 |
5. 结论 | 第50-52页 |
6. 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63页 |
导师简介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