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气脉冲电离室测氡仪的研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5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氡的测量方法分类 | 第11-12页 |
1.2.2 常用氡测量方法简介 | 第12-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氡测量的基本原理 | 第15-19页 |
2.1 氡及其子体的性质 | 第15-16页 |
2.2 氡的放射性平衡 | 第16-19页 |
第3章 系统方案设计 | 第19-23页 |
3.1 探测器的选择 | 第19页 |
3.2 系统总体方案 | 第19-20页 |
3.3 硬件组成 | 第20-22页 |
3.4 系统软件 | 第22-23页 |
第4章 空气脉冲电离室设计 | 第23-30页 |
4.1 气体探测器 | 第23页 |
4.2 α 粒子电离过程的模拟 | 第23-25页 |
4.3 电离室结构电场模拟 | 第25-28页 |
4.4 电离室的结构设计 | 第28-30页 |
第5章 系统硬件电路 | 第30-43页 |
5.1 微控制器 | 第30页 |
5.2 放大甄别电路 | 第30-37页 |
5.2.1 前置放大电路 | 第30-32页 |
5.2.2 主放大电路 | 第32-33页 |
5.2.3 甄别及单道电路 | 第33-35页 |
5.2.4 温度、湿度、气压测量电路 | 第35-37页 |
5.3 电源电路 | 第37-43页 |
5.3.1 电源管理系统 | 第37-38页 |
5.3.2 锂电池管理 | 第38-39页 |
5.3.3 系统 3.3V电源 | 第39-40页 |
5.3.4 系统 5V电源 | 第40-41页 |
5.3.5 系统-5V电源 | 第41-42页 |
5.3.6 高压电源 | 第42-43页 |
第6章 软件设计 | 第43-58页 |
6.1 软件系统 | 第43页 |
6.2 单片机系统程序设计 | 第43-44页 |
6.3 单片机系统程序结构 | 第44-55页 |
6.3.1 系统主程序 | 第45页 |
6.3.2 触摸屏显示通信程序设计 | 第45-48页 |
6.3.3 温湿度测量程序设计 | 第48-51页 |
6.3.4 气压测量程序设计 | 第51-52页 |
6.3.5 任务处理程序设计 | 第52-53页 |
6.3.6 中断服务程序的设计 | 第53-55页 |
6.3.7 软件抗干扰设计 | 第55页 |
6.4 触摸屏程序设计 | 第55-58页 |
6.4.1 触摸屏界面设计 | 第55-58页 |
第7章 仪器性能测试及初步实验 | 第58-72页 |
7.1 仪器刻度 | 第58-61页 |
7.1.1 测氡仪的检定方法 | 第58页 |
7.1.2 测氡仪检定装置 | 第58-59页 |
7.1.3 测氡仪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 | 第59页 |
7.1.4 刻度系数的确定 | 第59-61页 |
7.2 测氡仪计量性能 | 第61-64页 |
7.2.1 重复性 | 第61-62页 |
7.2.2 体积活度响应 | 第62页 |
7.2.3 相对固有误差 | 第62-63页 |
7.2.4 统计不确定度 | 第63-64页 |
7.3 实验及实验数据分析 | 第64-70页 |
7.3.1 电离室外接正高压与外接负高压试验 | 第64-65页 |
7.3.2 电离室有、无封闭电场实验 | 第65-66页 |
7.3.3 阈值电压对灵敏度影响实验 | 第66-67页 |
7.3.4 不同测氡仪对比测量实验 | 第67-68页 |
7.3.5 Rn-2015测量土壤中氡浓度实验 | 第68-69页 |
7.3.6 高压静电除氡子体 | 第69-70页 |
7.3.7 不同型号测氡仪在标准氡室测试实验 | 第70页 |
7.4 结果分析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