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南油田油水过渡带油水界面的确定及其控制因素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3页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油水界面确定方法 | 第9-11页 |
·油水界面的控制因素研究 | 第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区域概况 | 第13-17页 |
·研究区位置 | 第13页 |
·地层发育特征 | 第13-14页 |
·区域构造特征 | 第14-16页 |
·大庆长垣构造发育史 | 第14-16页 |
·萨南油田构造特征 | 第16页 |
·区域沉积特征 | 第16-17页 |
第三章 油水界面的确定 | 第17-48页 |
·油水同层的识别 | 第18-36页 |
·利用储集岩岩石热解资料识别油水层 | 第18-24页 |
·利用热蒸发烃气相色谱技术识别油水层 | 第24-29页 |
·利用荧光显微图像识别油水层 | 第29-31页 |
·利用测井资料识别油水层 | 第31-36页 |
·油水界面的确定 | 第36-48页 |
·油水组合关系 | 第36-40页 |
·油水界面的确定 | 第40-48页 |
第四章 油水界面的控制因素研究 | 第48-66页 |
·构造特征对油水界面的影响 | 第48-57页 |
·构造特征研究 | 第48-55页 |
·构造对油水界面的影响 | 第55-57页 |
·岩性和物性对油水界面的影响 | 第57-66页 |
·岩性特征 | 第57-62页 |
·物性特征 | 第62页 |
·岩性和物性对油水界面的影响 | 第62-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