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行政法论文

区域行政协议制度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引言第12-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3-15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5-16页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第16页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第16-17页
第2章 区域行政协议概述第17-26页
    2.1 区域行政协议的概念以及相关概念第17-19页
        2.1.1 行政协议与相关概念第17-18页
        2.1.2 区域行政协议的概念第18-19页
    2.2 区域行政协议的性质和特征第19-21页
        2.2.1 区域行政协议的性质第19-21页
        2.2.2 区域行政协议的特征第21页
    2.3 区域行政协议兴起的理论背景第21-24页
        2.3.1 行政组织理论第21-23页
        2.3.2 新区域主义理论第23-24页
    2.4 区域行政协议的宪法和法律依据第24-25页
    2.5 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我国区域行政协议的实践现状第26-31页
    3.1 缔结现状第26-28页
        3.1.1 缔结主体第26-27页
        3.1.2 缔结程序第27页
        3.1.3 缔结内容第27-28页
    3.2 效力现状第28-29页
    3.3 履行现状第29页
    3.4 纠纷解决现状第29-30页
    3.5 小结第30-31页
第4章 典型国家的区域行政协议制度及其借鉴第31-35页
    4.1 典型国家的区域行政协议制度第31-33页
        4.1.1 美国的州际协定和行政协议制度第31-32页
        4.1.2 西班牙行政协议制度第32-33页
    4.2 典型国家区域行政协议制度的借鉴第33-34页
    4.3 小结第34-35页
第5章 我国区域行政协议制度的构建第35-48页
    5.1 我国区域行政协议缔结制度的构建第35-40页
        5.1.1 缔结原则第35-36页
        5.1.2 缔结主体第36-38页
        5.1.3 缔结程序第38-39页
        5.1.4 缔结内容第39-40页
    5.2 我国区域行政协议效力的构建第40-42页
        5.2.1 对缔结机关的效力第40-41页
        5.2.2 对行政相对人的效力第41页
        5.2.3 对第三方机关的效力第41页
        5.2.4 区域行政协议的效力等级第41-42页
    5.3 我国区域行政协议履行制度的构建第42-44页
        5.3.1 履行方式第42-43页
        5.3.2 履行要求第43-44页
    5.4 我国区域行政协议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第44-46页
        5.4.1 自力解决纠纷第44-45页
        5.4.2 行政解决纠纷第45页
        5.4.3 司法解决纠纷第45-46页
    5.5 小结第46-48页
结论与展望第48-49页
    1、结论第48页
    2、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致谢第53-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研究
下一篇:当代农村和谐家庭构建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