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三、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概述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 第13-19页 |
第一节 毛泽东军事哲学产生的条件 | 第13-16页 |
一、时代背景 | 第13-14页 |
二、理论来源 | 第14-16页 |
第二节 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 | 第16-19页 |
一、从八七会议到遵义会议——形成时期 | 第16页 |
二、从遵义会议到抗战胜利——成熟时期 | 第16-17页 |
三、从抗日战争胜利到建国之后——发展时期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19-41页 |
第一节 战争观 | 第19-24页 |
一、战争的根源 | 第19-21页 |
二、战争的本质和目的 | 第21-22页 |
三、战争的类型和基本形式 | 第22-24页 |
第二节 方法论 | 第24-32页 |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客观的指导战争 | 第24-27页 |
二、从战争的规律性中指导战争 | 第27-29页 |
三、从战争的实践中指导战争 | 第29-30页 |
四、在战争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 第30-32页 |
第三节 战略战术 | 第32-41页 |
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 第32-34页 |
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 第34-35页 |
三、积极防御 | 第35-37页 |
四、人民战争 | 第37-39页 |
五、游动战、运动战、阵地战三种作战形式 | 第39-41页 |
第三章 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的成就 | 第41-51页 |
第一节 中国传统优秀兵法思想与马列主义军事理论相结合 | 第41-43页 |
一、批判的继承了中国古代兵法思想 | 第41-42页 |
二、发展了马列主义军事理论 | 第42-43页 |
三、创立了独特的军事哲学理论体系 | 第43页 |
第二节 成功指导了中国革命军事斗争 | 第43-47页 |
一、抗日战争之前 | 第43-45页 |
二、抗日战争 | 第45-46页 |
三、抗日战争之后 | 第46-47页 |
第三节 对我国国防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 第47-51页 |
一、处理未来战争问题的重要依据 | 第47-48页 |
二、军队自身建设的理论核心 | 第48-49页 |
三、国防建设与国家建设的辩证关系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