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油成焦过程研究与焦炭塔进料方式优化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22页 |
1.1 前言 | 第9-10页 |
1.2 延迟焦化概述 | 第10-11页 |
1.3 延迟焦化的发展趋势 | 第11-17页 |
1.3.1 国外延迟焦化技术的发展 | 第12-14页 |
1.3.2 国内延迟焦化技术的发展 | 第14-15页 |
1.3.3 延迟焦化技术发展趋势 | 第15-17页 |
1.4 ADCP工艺 | 第17-18页 |
1.5 重油热裂化反应机理 | 第18-20页 |
1.5.1 重油的胶体溶液体系特征 | 第18-19页 |
1.5.2 自由基反应机理 | 第19-20页 |
1.5.3 中间相成焦机理 | 第20页 |
1.6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2 重油的结焦因子评价研究 | 第22-30页 |
2.1 实验原理 | 第22-23页 |
2.2 结焦因子评价装置 | 第23-24页 |
2.3 实验原料及评价方法 | 第24-27页 |
2.4 结焦因子评价结果与讨论 | 第27-29页 |
2.5 小结 | 第29-30页 |
3 塔河常压渣油常规进料方式延迟焦化试验研究 | 第30-40页 |
3.1 试验原料 | 第30-31页 |
3.2 试验装置 | 第31-34页 |
3.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34-39页 |
3.3.1 循环比对产品分布的影响 | 第34-36页 |
3.3.2 循环比对焦化蜡油和循环油性质的影响 | 第36-39页 |
3.4 小结 | 第39-40页 |
4 塔河常压渣油BFDC工艺进料方式对比研究 | 第40-60页 |
4.1 BFDC工艺简介 | 第40页 |
4.2 BFDC工艺进行重蜡油循环的必要性 | 第40-41页 |
4.3 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第41页 |
4.4 试验原料 | 第41-42页 |
4.5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42-59页 |
4.5.1 操作条件和产品分布 | 第42-43页 |
4.5.2 产品性质分析 | 第43-50页 |
4.5.3 不同进料方式下的硫平衡 | 第50-51页 |
4.5.4 进料方式对加热炉辐射段进料性质的影响 | 第51-52页 |
4.5.5 注汽量对产品分布的影响 | 第52-56页 |
4.5.6 不同进料方式下焦炭塔内线速的模拟计算 | 第56-59页 |
4.6 小结 | 第59-60页 |
5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个人简历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