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9页 |
1.1 聚合物@SiO_2杂化纳米微球的制备 | 第12-18页 |
1.1.1 表面引发传统自由基聚合 | 第13-14页 |
1.1.2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 第14-16页 |
1.1.3 表面引发加成断裂转移聚合 | 第16-18页 |
1.2 模板诱导法 | 第18-24页 |
1.2.1 以小分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 | 第18-20页 |
1.2.2 以嵌段共聚物为模板 | 第20-21页 |
1.2.3 以聚合物乳胶粒为模板 | 第21-23页 |
1.2.4 其他模板 | 第23-24页 |
1.3 SiO_2杂化纳米微球的功能化及应用 | 第24-28页 |
1.3.1 吸附材料 | 第24-25页 |
1.3.2 药物/基因载体 | 第25-26页 |
1.3.3 催化载体 | 第26页 |
1.3.4 医用材料 | 第26-28页 |
1.4 本课题研究背景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9-33页 |
2.1 主要原料及预处理 | 第29页 |
2.2 pSt-co-pDMC乳胶粒模板的制备 | 第29-30页 |
2.3 pSt-co-pDMC@SiO_2杂化纳米微球的制备 | 第30页 |
2.4 SiO_2空心纳米微球的制备 | 第30页 |
2.5 HSiO_2@Asprin微胶囊的制备 | 第30页 |
2.6 SiO_2@Au复合微球的制备 | 第30-31页 |
2.6.1 SiO2-NH_2纳米微球的制备 | 第30页 |
2.6.2 SiO_2@Au复合微球的制备 | 第30-31页 |
2.7 分析测试 | 第31-33页 |
2.7.1 结构与组成分析 | 第31页 |
2.7.2 粒径与形貌分析 | 第31页 |
2.7.3 氮气吸附脱附测试 | 第31-32页 |
2.7.4 HSiO_2@Asprin微胶囊的药物缓释性能测试 | 第32页 |
2.7.5 SiO_2@Au复合微球催化性能的探究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3-53页 |
3.1 pSt-co-pDMC@SiO_2杂化微球的可控合成 | 第33-43页 |
3.1.1 pSt-co-pDMC以及pSt-co-pDMC@SiO_2的制备 | 第33-37页 |
3.1.2 pSt-co-pDMC@SiO_2的可控性研究 | 第37-41页 |
3.1.2.1 DMC用量 | 第37-39页 |
3.1.2.2 TMOS用量 | 第39-40页 |
3.1.2.3 反应时间 | 第40-41页 |
3.1.3 小结 | 第41-43页 |
3.2 多孔壳层SiO_2空心微球的制备以及其药物缓释性能的研究 | 第43-48页 |
3.2.1 SiO_2空心微球的制备 | 第43-45页 |
3.2.2 SiO_2空心微球多孔壳层形成机理 | 第45页 |
3.2.3 HSiO_2@Aspirin微胶囊药物缓释性能研究 | 第45-47页 |
3.2.4 小结 | 第47-48页 |
3.3 Si_O2@Au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分析 | 第48-53页 |
3.3.1 SiO_2@Au复合微球的制备 | 第48-50页 |
3.3.2 SiO_2@Au复合微球的催化性能分析 | 第50-52页 |
3.3.3 小结 | 第52-53页 |
全文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4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