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拐卖人口罪的恢复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取消拐卖人口罪的背景及效果 | 第10-14页 |
(一)取消拐卖人口罪的背景 | 第10-13页 |
1. 拐卖人口罪的内涵 | 第10-11页 |
2. 我国拐卖人口罪刑事立法的历史沿革 | 第11-13页 |
(二)取消拐卖人口罪的效果 | 第13-14页 |
二、恢复拐卖人口罪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14-22页 |
(一)目前相关罪名不利于全面打击拐卖人口犯罪 | 第14-19页 |
1. 客体内容不确定 | 第14-15页 |
2. 对象范围不周延 | 第15-17页 |
3. 主观方面不严谨 | 第17页 |
4. 法定刑不完善 | 第17-19页 |
(二)拐卖人口罪的设定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 第19-22页 |
1. 设定拐卖人口罪的理论价值 | 第19-20页 |
2. 设定拐卖人口罪的实践价值 | 第20-22页 |
三、域外拐卖人口罪的考察及启示 | 第22-28页 |
(一)域外拐卖人口罪的立法概况 | 第22-24页 |
1. 亚洲部分国家拐卖人口罪的立法概况 | 第22-23页 |
2. 西方部分国家拐卖人口罪的立法概况 | 第23-24页 |
3. 我国台湾、澳门地区拐卖人口罪的立法概况 | 第24页 |
(二)域外拐卖人口罪刑事立法之比较 | 第24-26页 |
1. 拐卖人口罪的共性 | 第24-25页 |
2. 拐卖人口罪的差异性 | 第25-26页 |
(三)域外拐卖人口罪对我国的启示 | 第26-28页 |
四、恢复我国拐卖人口罪的立法建议 | 第28-33页 |
(一)重构拐卖人口罪 | 第28-31页 |
1. 确立拐卖人口罪的客体 | 第28-29页 |
2. 扩大拐卖人口罪的对象 | 第29-30页 |
3. 修正拐卖人口罪的主观方面 | 第30页 |
4. 调整拐卖人口罪的法定刑 | 第30-31页 |
(二)修改相关的法律规定 | 第31-33页 |
1. 收买被拐卖人口罪 | 第31-32页 |
2. 聚众阻碍解救被拐卖人口罪 | 第32-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