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20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0-18页 |
1、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2、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3、文献综述总结 | 第17-18页 |
(三)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1、研究目的 | 第18页 |
2、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四) 研究的方法 | 第19页 |
1、文献研究法 | 第19页 |
2、跨学科研究法 | 第19页 |
(五) 本研究创新点 | 第19-20页 |
1、研究方法 | 第19页 |
2、研究内容及抵制对策 | 第19-20页 |
一、新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20-39页 |
(一) 新自由主义 | 第20-30页 |
1、新自由主义的内涵 | 第20-21页 |
2、新自由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 第21-23页 |
3、新自由主义的主要流派观点 | 第23-28页 |
4、新自由主义的基本特征 | 第28-30页 |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30-36页 |
1、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 第30页 |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背景 | 第30-33页 |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 第33-36页 |
(三) 新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区别 | 第36-39页 |
1、阶级属性上 | 第36-37页 |
2、主导地位上 | 第37页 |
3、传播层面上 | 第37-39页 |
二、新自由主义传播及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 第39-55页 |
(一) 新自由主义传播 | 第39-46页 |
1、新自由主义在我国传播的社会历史条件 | 第39-40页 |
2、新自由主义传播途径多样化 | 第40-42页 |
3、新自由主义的传播特征 | 第42-44页 |
4、新自由主义传播的实质 | 第44-46页 |
(二) 新自由主义传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 第46-48页 |
1、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 | 第46页 |
2、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影响 | 第46-47页 |
3、传播西方价值、社会生活方式,搞混民众是非观 | 第47-48页 |
(三) 新自由主义传播的现实影响 | 第48-55页 |
1、新自由主义在传播实践中产生的影响 | 第48-51页 |
2、对新自由主义传播的抵制 | 第51-55页 |
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新自由主义 | 第55-65页 |
(一)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新自由主义应坚持的原则 | 第55-57页 |
1、坚持尊重差异,兼容并包的原则 | 第55页 |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 | 第55-56页 |
3、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地分析新自由主义的本质和传播规律的原则 | 第56-57页 |
(二)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新自由主义的运行机制 | 第57-60页 |
1、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传播机制 | 第57-59页 |
2、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的教育机制 | 第59-60页 |
(三)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新自由主义的途径 | 第60-65页 |
1、党应把自己的意识形态通过各种途径作用于社会群体 | 第61页 |
2、发挥理论队伍在抵制新自由主义中的主阵地作用 | 第61-62页 |
3、吸收借鉴西方价值观传播方式,拓宽主流价值观的传播途径 | 第62-63页 |
4、深入分析新自由主义在当代中国流行的根源,剖析其阴险面 | 第63-64页 |
5、吸收借鉴国外价值观建设的有益经验 | 第64-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