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锂离子电池多物理模型参数辨识及健康特征提取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4-27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4-15页
    1.2 锂离子电池模型与参数辨识方法研究现状第15-20页
        1.2.1 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模型与热模型第15-18页
        1.2.2 锂离子电池模型参数辨识方法第18-20页
    1.3 锂离子电池健康特征提取与老化机理分析方法研究现状第20-25页
        1.3.1 锂离子电池健康特征提取方法第21-23页
        1.3.2 锂离子电池老化机理分析方法第23-25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5-27页
第2章 锂离子电池多物理模型与仿真分析第27-47页
    2.1 引言第27页
    2.2 锂离子电池多物理模型第27-35页
        2.2.1 电极电化学行为描述第28-31页
        2.2.2 电极热行为描述第31-32页
        2.2.3 电池内部温度分布效应第32-35页
    2.3 基于多物理模型的电池外部特性仿真与内部过程分析第35-46页
        2.3.1 电池外部性能仿真第37-38页
        2.3.2 电池容量的计算第38-39页
        2.3.3 电池过电势仿真与分析第39-44页
        2.3.4 电极发热率与温度分布仿真与分析第44-46页
    2.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3章 多物理模型参数敏感度分析与辨识工况优化第47-67页
    3.1 引言第47页
    3.2 参数敏感度分析方法第47-50页
        3.2.1 多物理模型参数集第47-48页
        3.2.2 敏感度分析方法第48-49页
        3.2.3 敏感值矩阵的计算第49-50页
    3.3 辨识工况的优化设计方法第50-54页
        3.3.1 辨识工况的形式与优化目标第50-53页
        3.3.2 基于NSGA-II的辨识工况优化算法第53-54页
    3.4 磷酸铁锂电池参数敏感度分析与辨识工况优化第54-61页
        3.4.1 磷酸铁锂电池参数集与仿真曲线束第54-56页
        3.4.2 磷酸铁锂电池参数敏感度分析结果第56-58页
        3.4.3 磷酸铁锂电池的优化辨识工况第58-61页
    3.5 钴酸锂电池参数敏感度分析与辨识工况优化第61-66页
        3.5.1 钴酸锂电池参数集第61-63页
        3.5.2 钴酸锂电池参数敏感度分析结果第63-64页
        3.5.3 钴酸锂电池的优化辨识工况第64-66页
    3.6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4章 锂离子电池多物理模型参数辨识方法研究第67-90页
    4.1 引言第67页
    4.2 基于并行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多物理模型参数辨识第67-75页
        4.2.1 普通遗传算法的改进第67-70页
        4.2.2 基于MATLAB分布式计算的遗传算法并行化第70-72页
        4.2.3 多目标参数辨识方法及其实现第72-75页
    4.3 多目标参数辨识方法有效性验证第75-81页
        4.3.1 不同辨识目标数对结果的影响第76-79页
        4.3.2 不同辨识工况对结果的影响第79-81页
    4.4 商用锂离子电池的多目标参数辨识第81-89页
        4.4.1 磷酸铁锂电池参数辨识结果验证第82-86页
        4.4.2 钴酸锂电池参数辨识结果验证第86-89页
    4.5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第5章 钴酸锂电池循环寿命试验及内部健康特征提取第90-104页
    5.1 引言第90页
    5.2 钴酸锂电池循环寿命试验第90-93页
        5.2.1 循环寿命试验系统第90-92页
        5.2.2 循环寿命试验设计第92-93页
    5.3 内部健康特征的确定方法第93-96页
    5.4 钴酸锂电池内部健康特征的退化规律第96-102页
        5.4.1 容量相关特征的退化规律第96-98页
        5.4.2 锂离子扩散相关特征的退化规律第98-99页
        5.4.3 负极SEI膜电阻的退化规律第99-100页
        5.4.4 电化学反应相关特征的退化规律第100-102页
    5.5 钴酸锂电池循环老化机理定性分析第102-103页
    5.6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第6章 钴酸锂电池性能退化因素的定量分析第104-117页
    6.1 引言第104页
    6.2 钴酸锂电池放电容量损失因素定量分析第104-110页
        6.2.1 循环老化电池容量损失的原因第104-107页
        6.2.2 锂离子电池容量损失的分解计算方法第107-108页
        6.2.3 钴酸锂电池容量损失的分解计算结果与分析第108-110页
    6.3 钴酸锂电池总过电势退化因素定量分析第110-113页
        6.3.1 电池总过电势退化的分解计算结果第110-112页
        6.3.2 电池各部分过电势退化的分解分析第112-113页
    6.4 钴酸锂电池产热率与热交换定量分析第113-116页
        6.4.1 电池内部产热率的分解第113-114页
        6.4.2 电池内部总产热量的分解第114-115页
        6.4.3 电池表面热交换量的分解第115-116页
    6.5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结论第117-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31页
附录第131-13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33-136页
致谢第136-137页
个人简历第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恐怖分子的心理分析--以“基地组织”为核心案例
下一篇:智慧建设理念下的智慧建设信息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