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与煤混烧灰特性及成灰改性实验研究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1-22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1.2 生物质与煤混烧灰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以及内容 | 第20-22页 |
| 2 烟杆与煤混烧灰特性研究 | 第22-41页 |
| 2.1 引言 | 第22页 |
| 2.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第22-24页 |
| 2.3 灰分析表征仪器和方法 | 第24-27页 |
| 2.4 掺混比例对烟杆与煤混烧灰特性的影响 | 第27-34页 |
| 2.5 灰化温度对烟杆与煤混烧灰特性的影响 | 第34-40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3 浸洗条件下烟杆与煤混烧成灰特性分析 | 第41-54页 |
| 3.1 引言 | 第41页 |
| 3.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41-43页 |
| 3.3 浸洗对烟杆与煤混烧成灰成分的影响 | 第43-47页 |
| 3.4 浸洗对烟杆与煤混烧成灰矿物质组成的影响 | 第47-50页 |
| 3.5 浸洗对烟杆与煤混烧成灰熔融特性的影响 | 第50-53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4 污泥与煤混烧成灰特性分析 | 第54-68页 |
| 4.1 引言 | 第54页 |
| 4.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54-55页 |
| 4.3 污泥与煤混烧成灰表征手段 | 第55页 |
| 4.4 掺烧比例对污泥与煤混烧灰特性的影响 | 第55-61页 |
| 4.5 灰化温度对污泥与煤混烧灰特性的影响 | 第61-67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5 富磷添加剂对烟杆与煤混烧灰特性的影响 | 第68-74页 |
| 5.1 引言 | 第68-69页 |
| 5.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69页 |
| 5.3 混烧灰特性分析 | 第69-71页 |
| 5.4 混烧灰熔融特性分析 | 第71-73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4-77页 |
| 6.1 本文结论 | 第74-75页 |
| 6.2 下一步工作建议 | 第75-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