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结构原理、结构力学论文

铁路连续刚构—斜拉组合桥静动力计算分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连续刚构桥的发展历程第10-11页
    1.2 斜拉桥的发展历程第11-12页
    1.3 连续刚构-斜拉桥的发展历程第12页
    1.4 连续刚构-斜拉组合桥的优点第12-13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第2章 工程背景和结构设计第14-18页
    2.1 工程概况第14页
    2.2 结构设计第14-15页
    2.3 地质情况第15-16页
    2.4 桥址区地震条件第16-17页
    2.5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3章 乌龙江特大桥全桥结构静力计算第18-28页
    3.1 施工阶段划分第18-19页
    3.2 分析模型的建立第19-22页
    3.3 计算荷载第22-23页
    3.4 主要计算结果及静力特性分析第23-27页
        3.4.1 荷载组合第23页
        3.4.2 桥墩检算第23-24页
        3.4.3 桥塔检算第24页
        3.4.4 主梁检算第24-27页
        3.4.5 斜拉索检算第27页
    3.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4章 乌龙江特大桥动力特性分析第28-31页
    4.1 自振特性分析第28-30页
    4.2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5章 乌龙江特大桥多遇地震反应分析第31-53页
    5.1 分析方法与计算说明第31页
    5.2 反应谱确定第31-32页
    5.3 恒载效应第32-33页
    5.4 活载效应第33-34页
    5.5 地震荷载效应第34-38页
    5.6 荷载效应组合及墩身验算第38-51页
        5.6.1 荷载效应组合第38-41页
        5.6.2 墩身强度验算第41-47页
        5.6.3 墩身偏心距验算第47-49页
        5.6.4 墩身稳定性验算第49-51页
    5.7 桩基验算第51-52页
    5.8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6章 乌龙江特大桥罕遇地震反应分析第53-73页
    6.1 分析方法及计算说明第53页
    6.2 地震波的选取第53-57页
        6.2.1 幅值调整第53-54页
        6.2.2 实录波特征周期第54-56页
        6.2.3 持时控制第56页
        6.2.4 频段控制第56页
        6.2.5 地震波选择结果第56-57页
    6.3 桥墩弹塑性分析模型第57-59页
        6.3.1 弹塑性分析力学模型第57-58页
        6.3.2 弹塑性分析滞回模型第58-59页
    6.4 时程响应分析结果第59-70页
        6.4.1 位移响应第59-62页
        6.4.2 内力响应第62-68页
        6.4.3 弯矩-转角滞回曲线第68-70页
    6.5 罕遇地震下桥墩延性抗震验算第70-72页
    6.6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结论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校智能交通专业建设项目进度管理
下一篇:掠飞攻顶末敏弹命中概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