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第2章 基本案情及争点 | 第13-17页 |
2.1 案情简介 | 第13-14页 |
2.2 判决结果及理由 | 第14-15页 |
2.3 案例争议焦点 | 第15-17页 |
2.3.1 张某是否是适格的劳动主体 | 第15页 |
2.3.2 张某与徐州某机械有限公司是否构成劳动关系 | 第15-16页 |
2.3.3 张某的人身损害能否属于工伤损害赔偿 | 第16-17页 |
第3章 案例争议焦点法律分析 | 第17-30页 |
3.1 张某是否属于适格的劳动主体的分歧 | 第17-22页 |
3.1.1 实习大学生属于适格的劳动主体的主张 | 第17-18页 |
3.1.2 实习大学生不属于适格的劳动主体的主张 | 第18-19页 |
3.1.3 张某属于适格的劳动主体 | 第19-22页 |
3.2 张某与徐州某机械有限公司是否构成劳动关系 | 第22-25页 |
3.2.1 否认张某与徐州某机械有限公司构成劳动关系观点探析 | 第22-23页 |
3.2.2 张某与徐州某机械有限公司构成劳动关系 | 第23-25页 |
3.3 张某的人身损害能否适用工伤损害赔偿 | 第25-30页 |
3.3.1 张某人身损害不宜适用民事侵权处理路径 | 第26-28页 |
3.3.2 张某人身损害适用工伤损害赔偿路径之肯定 | 第28-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