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森林生态系统论文

水源涵养林健康评价模型研究--以孟家岗林场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4-29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前沿内容第16-23页
        1.3.1 水源涵养林健康内涵研究进展第16-18页
        1.3.2 水源涵养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第18-20页
        1.3.3 水源涵养林健康评价方法研究进展第20-21页
        1.3.4 粗糙集应用研究进展第21-22页
        1.3.5 人工神经网络应用研究进展第22-23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3-27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23-26页
        1.4.2 实现的技术路线第26-27页
    1.5 研究对象的数据来源第27页
    1.6 论文组织第27-29页
2 研究区概况第29-36页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第29-30页
        2.1.1 地理位置第29-30页
        2.1.2 地势地貌第30页
        2.1.3 气候资源第30页
        2.1.4 土壤状况第30页
        2.1.5 水文条件第30页
    2.2 研究区生物资源概况第30-32页
        2.2.1 植被第30页
        2.2.2 森林资源第30-32页
        2.2.3 动物第32页
    2.3 研究区社会与经济概况第32-33页
    2.4 研究区森林经营概况第33-36页
        2.4.1 森林经营沿革第33页
        2.4.2 森林经营类型第33页
        2.4.3 森林经营目标第33-34页
        2.4.4 森林经营区布局第34-36页
3 孟家岗林场水源涵养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第36-55页
    3.1 水源涵养林健康评价尺度的选定第36-37页
    3.2 水源涵养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7-42页
        3.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第37页
        3.2.2 孟家岗林场水源涵养林的健康特征分析第37-38页
        3.2.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依据第38-41页
        3.2.4 基于VOR的水源涵养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第41-42页
    3.3 水源涵养林评价指标的选择与测定第42-53页
        3.3.1 水源涵养林评价指标的选择依据第42-43页
        3.3.2 活力类指标第43-45页
        3.3.3 组织结构类指标第45-46页
        3.3.4 恢复力类指标第46-52页
        3.3.5 水源涵养功能类指标第52-53页
    3.4 水源涵养林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第53-54页
    3.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4 基于RS-MNN的水源涵养林健康评价模型研究第55-77页
    4.1 孟家岗林场水源涵养林健康状态信息表的构建第55-65页
    4.2 传统森林健康评价模型的分析第65-71页
        4.2.1 基于AHP的评价模型第66-68页
        4.2.2 基于粗糙集的评价模型第68-70页
        4.2.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评价模型第70-71页
        4.2.4 基于粗糙集-BP神经网络的评价模型第71页
    4.3 基于RS-MNN的水源涵养林健康评价模型研究第71-75页
        4.3.1 RS-MNN模型的技术框架第74-75页
        4.3.2 RS-MNN模型与其它模型的定性对比分析第75页
    4.4 本章小结第75-77页
5 孟家岗林场水源涵养林健康状态评价研究第77-96页
    5.1 孟家岗林场水源涵养林健康状态评价模型第77-78页
    5.2 评价指标的优化分析及其权重计算第78-90页
        5.2.1 水源涵养林健康状态信息表离散化第78-82页
        5.2.2 水源涵养林评价指标体系约简第82-87页
        5.2.3 水源涵养林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第87-90页
    5.3 孟家岗林场水源涵养林健康评价与分析第90-95页
    5.4 本章小结第95-96页
6 孟家岗林场水源涵养林健康状态持续评价系统的建立第96-105页
    6.1 孟家岗林场水源涵养林健康状态决策表的构建第96-97页
    6.2 基于ABC-BP的模块化神经网络的构建第97-103页
        6.2.1 数据划分模块与结果合成模块的实现第97-98页
        6.2.2 ABC-BP子分类器的训练算法设计第98-101页
        6.2.3 基于MNN持续评价系统的应用及定量对比分析第101-103页
    6.3 孟家岗林场水源涵养林的健康经营第103页
    6.4 本章小结第103-105页
结论第105-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7-118页
致谢第118-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针对视频中移动目标检测的背景建模采样方法研究
下一篇:兴安落叶松叶生理生态特征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