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海洋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客体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生态补偿基本理论 | 第15-26页 |
第一节 生态补偿的涵义 | 第15-18页 |
一、国外关于生态补偿涵义的理解 | 第15-16页 |
二、国内关于生态补偿涵义的理解 | 第16-17页 |
三、海洋生态补偿的涵义 | 第17页 |
四、生态补偿的标准和方式 | 第17-18页 |
第二节 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客体研究 | 第18-26页 |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 | 第18-19页 |
二、生态补偿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三、生态补偿主体的确准 | 第22-25页 |
四、生态补偿客体的确准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广西的自然社会和海洋环境现状 | 第26-33页 |
第一节 广西自然社会现状概述 | 第26-29页 |
一、广西海洋自然环境概况 | 第26-28页 |
二、广西沿海社会环境概况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广西海洋环境现状 | 第29-33页 |
一、建设工程对海洋环境造成的破坏 | 第30-31页 |
二、工农业污染对海洋环境造成的破坏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广西海洋生态补偿案例分析 | 第33-49页 |
第一节 广西海洋生态补偿案例 | 第33-39页 |
一、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 第33-35页 |
二、实施增殖放流,建设海洋牧场 | 第35-36页 |
三、坚持开展伏季休渔 | 第36页 |
四、渔民减船转产 | 第36-37页 |
五、开展海洋生态修复工程 | 第37-39页 |
第二节 广西海洋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客体分析 | 第39-49页 |
一、广西海洋生态补偿的主体分析 | 第39-47页 |
二、广西海洋生态补偿的客体分析 | 第47-49页 |
第四章 从主体和客体看广西海洋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 | 第49-55页 |
第一节 在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49-50页 |
一、主体和客体的界定不明确 | 第49页 |
二、法律制度缺失,存在立法的空白 | 第49-50页 |
第二节 在政府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50-52页 |
一、执法能力有待提高 | 第50-51页 |
二、政府强势的管理压制了市场的作用 | 第51-52页 |
三、政府推动的项目周期短、延续性差 | 第52页 |
四、对政府管理的监督不足 | 第52页 |
第三节 海洋生态补偿的意识淡薄 | 第52-53页 |
第四节 海洋生态补偿的参与程度低 | 第53-54页 |
一、海洋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缺乏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 第53页 |
二、海洋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缺乏第三方的参与 | 第53-54页 |
第五节 主体的利益得不到充分保护 | 第54-55页 |
第五章 从主体和客体看广西海洋生态补偿的完善 | 第55-65页 |
第一节 立法方面的建议 | 第55-56页 |
一、明确广西海洋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客体 | 第55页 |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55-56页 |
第二节 政府管理方面的建议 | 第56-60页 |
一、提高执法水平,加强对海洋生态补偿的管理 | 第56-57页 |
二、完善市场机制,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互补作用 | 第57-58页 |
三、提高海洋生态补偿政策的延续性 | 第58-59页 |
四、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 第59-60页 |
第三节 提高对广西海洋生态补偿的认识水平 | 第60-61页 |
一、注重宣传主体的多元化 | 第60-61页 |
二、善于运用多种宣传形式 | 第61页 |
三、开展群众性生态科普教育活动 | 第61页 |
第四节 提高广西海洋生态补偿的参与水平 | 第61-63页 |
一、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 | 第61-62页 |
二、积极鼓励多方参与海洋生态补偿 | 第62-63页 |
第五节 保护海洋生态补偿主体的利益 | 第63-65页 |
一、大力发展替代生计 | 第63-64页 |
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 第64-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个人简历 | 第72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