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络合吸收—电化学法处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43页
    1.1 NO_x污染状况概述第15-17页
        1.1.1 NO_x污染的危害第15-16页
        1.1.2 NO_x污染的现状第16-17页
    1.2 NO_x的常规脱除技术第17-25页
        1.2.1 低NO_x燃烧技术第18-19页
        1.2.2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第19-20页
        1.2.3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第20-21页
        1.2.4 电子束辐照法(EBA)第21页
        1.2.5 氧化吸收法第21-22页
        1.2.6 液相络合吸收法第22-24页
        1.2.7 其它烟气脱硝方法第24-25页
    1.3 燃煤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常规技术第25-34页
        1.3.1 石灰石-石膏法/干式SCR联用技术第25-26页
        1.3.2 CuO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第26-28页
        1.3.3 活性炭法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第28页
        1.3.4 NOXSO工艺第28-29页
        1.3.5 SNAP同时脱硫脱硝工艺第29-30页
        1.3.6 WAS-SNOX同时脱硫脱硝工艺第30页
        1.3.7 DESONOX法第30-31页
        1.3.8 SNRB同时脱硫脱硝工艺第31页
        1.3.9 尿素烟气净化工艺第31-32页
        1.3.10 湿式氨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工艺第32-33页
        1.3.11 湿式氧化吸收法第33-34页
    1.4 电化学法烟气脱硝技术第34-39页
        1.4.1 HClO_4/NaClO_4吸收-电化学催化氧化法脱除NO_x和SO_2第34-35页
        1.4.2 HNO_3吸收-直接电化学法脱除烟气中的NO第35-36页
        1.4.3 Fe(Ⅱ)EDTA-连二亚硫酸盐电化学再生法烟气脱硝工艺第36-37页
        1.4.4 PbO_2—连二亚硫酸盐电化学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工艺第37-38页
        1.4.5 Ce~(4+)/Ce~(3+)体系间接电化学法烟气净化工艺第38页
        1.4.6 Ag(Ⅱ)/Ag(Ⅰ)氧化还原体系间接电化学法同时脱硫脱硝工艺第38-39页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第39-43页
        1.5.1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39-40页
        1.5.2 课题的研究内容第40-42页
        1.5.3 课题的创新点第42-43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43-50页
    2.1 仪器设备与试剂材料第43-44页
        2.1.1 仪器设备第43-44页
        2.1.2 试剂材料第44页
        2.1.3 络合物溶液的配制第44页
    2.2 电化学性能测试装置第44-45页
    2.3 主要测试方法第45-49页
        2.3.1 电化学测试方法第45页
        2.3.2 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实验第45-46页
        2.3.3 扫描电镜分析(SEM)和X射线能谱分析(EDX)第46页
        2.3.4 化学分析方法第46-49页
    2.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三章 中性条件下Fe(Ⅱ)EDTA(NO)溶液在Pt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反应行为第50-64页
    3.1 FeSO_4溶液在Pt电极上的电还原行为第51-53页
    3.2 EDTA溶液在Pt电极上的电还原行为第53-55页
        3.2.1 不同酸度条件下Na_2SO_4空白溶液在Pt电极上的电还原特征第53页
        3.2.2 不同酸度条件下EDTA溶液在Pt电极上的电还原反应特征第53-55页
    3.3 Fe(Ⅱ)EDTA溶液在Pt电极上的电还原过程第55-56页
    3.4 Fe(Ⅱ)EDTA溶液络合吸收NO反应的特征第56-57页
    3.5 Fe(Ⅱ)EDTA(NO)溶液在Pt电极上的电还原过程第57-59页
    3.6 Fe(Ⅱ)EDTA(NO)溶液在Pt电极上的电还原-原位红外光谱实验第59-61页
    3.7 Fe(Ⅱ)EDTA(NO)溶液在Pt电极上的电还原反应原理分析第61-62页
    3.8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四章 中性条件下Fe(Ⅱ)EDTA(NO)溶液在Pt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反应行为第64-74页
    4.1 EDTA溶液在Pt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行为第65-66页
    4.2 Fe( Ⅱ)EDTA溶液在Pt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行为第66-68页
    4.3 Fe(Ⅱ)EDTA(NO)溶液在Pt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行为第68-71页
        4.3.1 中性条件下Fe(Ⅱ)EDTA(NO)溶液在Pt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第68-70页
        4.3.2 不同扫描速度下Fe(Ⅱ)EDTA(NO)溶液在Pt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第70-71页
    4.4 Fe(Ⅱ)EDTA(NO)溶液在Pt电极上的电氧化-原位红外光谱实验第71-72页
    4.5 Fe(Ⅱ)EDTA(NO)溶液在Pt电极上的电氧化反应机理分析第72-73页
    4.6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五章 中性条件下Fe(Ⅱ)EDTA(NO)溶液在石墨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行为第74-86页
    5.1 Fe(Ⅱ)EDTA(NO)溶液在石墨电极上的电还原反应行为第75-80页
        5.1.1 Fe(Ⅱ)EDTA溶液在石墨电极上的电还原行为第75-76页
        5.1.2 石墨电极在Fe(Ⅱ)EDTA溶液中经恒电位还原后的SEM和EDX分析第76-78页
        5.1.3 Fe(Ⅱ)EDTA(NO)溶液在石墨电极上的电还原行为第78-79页
        5.1.4 Fe(Ⅱ)EDTA(NO)溶液在石墨电极上的电还原反应机理分析第79-80页
    5.2 Fe(Ⅱ)EDTA(NO)溶液在石墨电极上的电氧化反应行为第80-85页
        5.2.1 EDTA溶液在石墨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行为第80-81页
        5.2.2 Fe(Ⅱ)EDTA溶液在石墨电极上的电氧化行为第81-82页
        5.2.3 Fe(Ⅱ)EDTA(NO)溶液在石墨电极上的电氧化行为第82-84页
        5.2.4 Fe(Ⅱ)EDTA(NO溶液在石墨电极上的电氧化反应机理分析第84-85页
    5.3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6-89页
    6.1 总结第86-88页
    6.2 展望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5-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茶叶中微量元素形态研究
下一篇:工业园区生化尾水的电氧化深度处理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