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从业禁止”概况 | 第9-16页 |
第一节 “从业禁止”的概念 | 第9-10页 |
第二节 “从业禁止”规定的现状 | 第10-16页 |
一、刑法的“从业禁止”规定 | 第10-14页 |
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中的“从业禁止”规定 | 第14-15页 |
三、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从业禁止”的性质分析 | 第16-23页 |
第一节 “从业禁止”的定性 | 第16-18页 |
第二节 “从业禁止”不宜归属为“保安处分”的原因 | 第18-20页 |
一、本质方面 | 第18页 |
二、对象方面 | 第18-19页 |
三、目的方面 | 第19页 |
四、设立观念方面 | 第19-20页 |
第三节 “从业禁止”是一种资格刑类的附加刑 | 第20-23页 |
一、“从业禁止”是一种资格刑 | 第20-21页 |
二、“从业禁止”属于资格刑类附加刑的理由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我国“从业禁止”可借鉴的立法 | 第23-28页 |
第一节 “从业禁止”的立法方式及部门法问的冲突解决 | 第23-24页 |
一、“从业禁止”的立法方式 | 第23页 |
二、结合型立法模式的法律冲突解决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刑法中“从业禁止”规定的方式 | 第24-26页 |
一、原则性、概念性规定 | 第24-25页 |
二、具体罪名后规定 | 第25页 |
三、原则性和具体性相结合的规定方式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可借鉴的“从业禁止”具体规则 | 第26-28页 |
一、法国 | 第26页 |
二、俄罗斯 | 第26-27页 |
三、瑞士 | 第27-28页 |
四、中国澳门 | 第28页 |
五、美国 | 第28页 |
第四章 中国资格刑的弊端及完善 | 第28-37页 |
第一节 中国资格刑的弊端 | 第28-30页 |
一、中国资格刑的种类简单、实用性不强 | 第29-30页 |
二、剥夺政治权利的适用机械 | 第30页 |
第二节 中国资格刑的完善 | 第30-37页 |
一、资格刑体系的完善 | 第31-32页 |
二、“从业禁止”规则的完善 | 第32-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