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住区日常公共空间的建构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7-20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7-8页 |
1.1.1 日常生活的实质 | 第7页 |
1.1.2 既有住区存量与现实问题 | 第7-8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 第9-11页 |
1.3.1 研究范围 | 第9-10页 |
1.3.2 相关概念 | 第10-11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4.1 日常生活空间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4.2 既有住区更新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4.3 既有住区日常公共空间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第17-20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5.3 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2 既有住区日常公共空间的理论研究 | 第20-34页 |
2.1 日常生活的理论研究 | 第20-24页 |
2.1.1 日常生活分类及特征 | 第20-21页 |
2.1.2 日常生活历史沿革 | 第21-22页 |
2.1.3 日常生活方式变迁 | 第22-24页 |
2.2 既有住区理论研究 | 第24-29页 |
2.2.1 西方住区的规划发展 | 第24-26页 |
2.2.2 我国住区的规划发展 | 第26-29页 |
2.3 开放街区理论研究 | 第29-33页 |
2.3.1 开放街区背景及概念 | 第29-31页 |
2.3.2 国外开放街区的发展及实践 | 第31-32页 |
2.3.3 开放街区的规划特点及启示 | 第32-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 既有住区日常公共空间的调研现状及分析 | 第34-50页 |
3.1 既有住区日常公共空间概况 | 第34-41页 |
3.1.1 既有住区调研对象及选择依据 | 第34页 |
3.1.2 调研住区的背景 | 第34-35页 |
3.1.3 调研住区的人口成分 | 第35-36页 |
3.1.4 调研住区的物质环境 | 第36-41页 |
3.2 既有住区日常公共空间解析 | 第41-50页 |
3.2.1 日常交通空间 | 第41-44页 |
3.2.2 日常功能空间 | 第44-47页 |
3.2.3 日常交往空间 | 第47-50页 |
4 既有住区日常公共空间的建构研究 | 第50-70页 |
4.1 日常交通空间建构 | 第50-58页 |
4.1.1 节点—入口空间 | 第50-53页 |
4.1.2 动态—道路空间 | 第53-55页 |
4.1.3 静态—停车空间 | 第55-58页 |
4.2 日常功能空间建构 | 第58-63页 |
4.2.1 邻里级—基础服务 | 第60-61页 |
4.2.2 住区级—沿街商业 | 第61-62页 |
4.2.3 区域级—综合服务 | 第62-63页 |
4.3 日常交往空间建构 | 第63-68页 |
4.3.1 停留性—边角空间 | 第63-64页 |
4.3.2 漫游性—街道空间 | 第64-66页 |
4.3.3 聚集性—广场空间 | 第66-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5 既有住区日常公共空间的开放性研究 | 第70-91页 |
5.1 邻里院落模式—开放住区+封闭组团 | 第70-72页 |
5.2 日常交通空间可达原则 | 第72-76页 |
5.2.1 住区路网介入城市 | 第72-73页 |
5.2.2 公共交通引入住区 | 第73-74页 |
5.2.3 住区支路融入生活 | 第74-76页 |
5.3 日常功能空间共享原则 | 第76-80页 |
5.3.1 功能空间共享化 | 第76-77页 |
5.3.2 商业服务复合化 | 第77-79页 |
5.3.3 沿街空间多层化 | 第79-80页 |
5.4 日常交往空间互动原则 | 第80-90页 |
5.4.1 边界空间结构延续 | 第80-83页 |
5.4.2 景观空间层级衔接 | 第83-88页 |
5.4.3 公共空间弹性预留 | 第88-9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6 理工大学南山小区日常公共空间的实践研究 | 第91-99页 |
6.1 老人一天的生活轨迹 | 第91-95页 |
6.2 社区微中心试设计 | 第95-99页 |
7 结语 | 第99-100页 |
研究局限 | 第100页 |
研究展望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5页 |
附录A 图片目录 | 第105-109页 |
附录B 表格目录 | 第109-110页 |
附录C 调研问卷 | 第110-11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14-115页 |
致谢 | 第115-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