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安全的北京地铁站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概念界定 | 第10-13页 |
1.3.1 地铁站空间 | 第10-11页 |
1.3.2 地铁站安全 | 第11-12页 |
1.3.3 地铁站心理安全及空间营造 | 第12-13页 |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6页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9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6 研究框架 | 第19-21页 |
第2章 地铁站心理安全需求分析 | 第21-51页 |
2.1 地铁站空间安全需求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1-29页 |
2.1.1 马斯洛需求理论 | 第21-23页 |
2.1.2 格式塔心理学 | 第23-24页 |
2.1.3 环境心理学 | 第24-27页 |
2.1.4 行为心理学 | 第27-29页 |
2.2 北京地铁站心理安全的问题产生背景 | 第29-32页 |
2.2.1 拥堵 | 第30页 |
2.2.2 压力大 | 第30-32页 |
2.2.3 空气环境污染 | 第32页 |
2.3 地铁站心理安全的特征 | 第32-39页 |
2.3.1 日常安全需求类型 | 第33-34页 |
2.3.2 心理安全研究方向的选择 | 第34-35页 |
2.3.3 地铁站心理安全的内涵 | 第35-39页 |
2.4 地铁站空间基于心理安全的现存问题 | 第39-51页 |
2.4.1 通达性方面的问题 | 第40-42页 |
2.4.2 便捷性方面的问题 | 第42-44页 |
2.4.3 舒适性方面的问题 | 第44-47页 |
2.4.4 文化性方面的问题 | 第47-51页 |
第3章 基于心理安全地铁站空间要素选择及关联分析 | 第51-89页 |
3.1 地铁站空间特征分析 | 第51-64页 |
3.1.1 地铁站点类型特征 | 第51页 |
3.1.2 地铁站空间整体特征 | 第51-52页 |
3.1.3 地铁站主体空间的特征分析 | 第52-56页 |
3.1.4 地铁站过渡与换乘空间的特征分析 | 第56-64页 |
3.2 地铁站空间单元与心理安全的关联性分析 | 第64-79页 |
3.2.1 通达性对地铁站空间单元的心理安全要求 | 第64-69页 |
3.2.2 便捷性对地铁站空间单元的心理安全要求 | 第69-70页 |
3.2.3 舒适性对地铁站空间单元的心理安全要求 | 第70-75页 |
3.2.4 文化性对地铁站空间单元的心理安全要求 | 第75-79页 |
3.3 地铁车站装置及设施与心理安全的关联性分析 | 第79-86页 |
3.3.1 车站装置 | 第79-82页 |
3.3.2 车站公共设施 | 第82-86页 |
3.4 地铁车空间心理安全的设计原则 | 第86-89页 |
3.4.1 安全性原则 | 第86页 |
3.4.2 可达性原则 | 第86页 |
3.4.3 序列性原则 | 第86-87页 |
3.4.4 整体性原则 | 第87-89页 |
第4章 基于心理安全的地铁站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第89-131页 |
4.1 空间通达性优化设计策略 | 第89-101页 |
4.1.1 出入口空间的可识别性 | 第89-93页 |
4.1.2 出入口空间无障碍设计 | 第93-95页 |
4.1.3 站厅层空间的可识别性 | 第95-97页 |
4.1.4 站台层的导向标识系统 | 第97-99页 |
4.1.5 过渡空间的导向标识设计 | 第99-101页 |
4.1.6 换乘空间流线组织设计 | 第101页 |
4.2 空间便捷性优化设计策略 | 第101-113页 |
4.2.1 站台层的公共设施设计 | 第101-104页 |
4.2.2 车站装置及设施设计 | 第104-109页 |
4.2.3 过渡空间的交通流线设计 | 第109-110页 |
4.2.4 过渡空间的商业功能 | 第110-111页 |
4.2.5 换乘空间的细节设计 | 第111-113页 |
4.3 空间舒适性的优化设计策略 | 第113-126页 |
4.3.1 出入口空间照明优化设计策略 | 第113-115页 |
4.3.2 过渡空间增加休憩空间 | 第115页 |
4.3.3 站厅层空间秩序性优化策略 | 第115-117页 |
4.3.4 站厅层空间环境营造策略 | 第117-122页 |
4.3.5 站台层的空间形式 | 第122-124页 |
4.3.6 换乘空间界面设计 | 第124-126页 |
4.4 空间文化性的优化设计策略 | 第126-131页 |
4.4.1 出入口空间艺术文化营造 | 第126-128页 |
4.4.2 与文化建筑的过渡空间设计 | 第128-130页 |
4.4.3 换乘空间公共文化营造 | 第130-131页 |
结论 | 第131-133页 |
附录 | 第133-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1-143页 |
致谢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