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论文--石油炼制论文--炼油工艺过程论文

FCC汽油超深度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工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前言第10-23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加氢催化剂活性相模型第11-13页
        1.2.1 遥控模型第11-12页
        1.2.2 辐缘-棱边模型第12-13页
        1.2.3 Co-Mo-S相模型第13页
    1.3 过渡金属硫化物的特性及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反应机理第13-16页
        1.3.1 过渡金属硫化物的特性及其脱硫活性第13-14页
        1.3.2 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反应机理第14-16页
    1.4 加氢催化剂预硫化第16-21页
        1.4.1 加氢催化剂硫化历程第16-18页
        1.4.2 调控加氢催化剂硫化度的方法第18-19页
        1.4.3 加氢催化剂硫化剂分类第19-21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第21-23页
第2章 器外硫化法制备CoMoS/γ-Al_2O_3催化剂及选择性加氢脱硫性能研究第23-45页
    2.1 前言第23-24页
    2.2 实验部分第24-27页
        2.2.1 催化剂制备第24-25页
        2.2.2 催化剂表征第25页
        2.2.3 催化剂性能评价第25-27页
    2.3 实验数据处理第27-28页
    2.4 加氢催化剂器外硫化法的建立第28-34页
        2.4.1 CoMo双组份催化剂评价第28页
        2.4.2 CoMo双组份催化剂表征第28-32页
        2.4.3 器外硫化法构建CoMo活性相机理第32-34页
    2.5 加氢催化剂制备条件优化第34-43页
        2.5.1 硫化温度对加氢催化剂影响的考察第34-40页
        2.5.2 硫化剂用量对加氢催化剂影响的考察第40-43页
    2.6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3章 硫化方式对过渡金属硫化物活性相结构的影响第45-64页
    3.1 前言第45页
    3.2 实验部分第45-48页
        3.2.1 催化剂制备第45-47页
        3.2.2 实验仪器第47页
        3.2.3 催化剂的表征第47-48页
        3.2.4 催化剂性能评价第48页
    3.3 实验数据处理第48-49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49-63页
        3.4.1 CoMoS/γ-Al_2O_3催化剂活性评价第49页
        3.4.2 CoMoS/γ-Al_2O_3催化剂表征第49-55页
        3.4.3 NiMoS/γ-Al_2O_3催化剂活性评价第55-56页
        3.4.4 NiMoS/γ-Al_2O_3催化剂表征第56-62页
        3.4.5 DBT在CoMoS和NiMoS催化剂上加氢脱硫差异分析第62-63页
    3.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4章 CoMoS/γ-Al_2O_3催化剂选择性加氢脱硫中试性能评价第64-80页
    4.1 前言第64页
    4.2 实验部分第64-68页
        4.2.1 催化剂物化性质第64-65页
        4.2.2 催化剂评价方案第65-67页
        4.2.3 反应产物分析第67-68页
        4.2.4 FCC汽油加氢脱硫和烯烃饱和反应动力学研究第6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8-79页
        4.3.1 长庆FCC汽油加氢脱硫工艺评价第68-72页
        4.3.2 CoMoS催化剂上含硫化合物反应规律第72-76页
        4.3.3 FCC汽油加氢脱硫和烯烃饱和动力学研究第76-79页
    4.4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5章 结论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8-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润滑油基础油的化学组成对其光安定性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牛心坨油田开发后期采油与集输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