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2.1 家庭农场的内涵及特征 | 第14-15页 |
1.2.2 家庭农场的生产优势研究 | 第15-16页 |
1.2.3 家庭农场经营规模的研究 | 第16-17页 |
1.2.4 家庭农场的国际比较研究 | 第17-18页 |
1.2.5 相关研究评述 | 第18-19页 |
1.3 本文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19-22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9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3.3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3.4 拟解决的问题与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2章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家庭农场的内涵与适度规模经营 | 第22-29页 |
2.1 我国家庭农场的相关概念 | 第22-24页 |
2.1.1 家庭农场的定义与特征 | 第22-23页 |
2.1.2 现阶段我国家庭农场政策设计的初衷 | 第23-24页 |
2.2 我国城镇化发展与家庭农场的规模 | 第24-26页 |
2.3 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优势与必要性 | 第26-29页 |
2.3.1 家庭农场的发展理论上需要适度规模 | 第26-27页 |
2.3.2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使家庭农场的发展需要适度规模 | 第27-29页 |
第3章 我国现阶段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界定的依据分析 | 第29-43页 |
3.1 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界定的理论依据 | 第29-38页 |
3.1.1 当前学术界关于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的标准 | 第29页 |
3.1.2 本文选择的适度规模标准及其解释 | 第29-31页 |
3.1.3 现阶段我国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的一个函数表达式及推演 | 第31-38页 |
3.2 影响我国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的现实因素分析 | 第38-41页 |
3.2.1 不同地区人地因素的影响 | 第39页 |
3.2.2 不同农作物种植因素的影响 | 第39-41页 |
3.2.3 不同种植方式的影响 | 第41页 |
3.3 我国现阶段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界定的限制条件 | 第41-43页 |
第4章 家庭农场规模经营的测算分析:以成都市为例 | 第43-61页 |
4.1 成都市农业生产要素现状与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 | 第44-47页 |
4.1.1 成都市农业生产要素现状 | 第44-46页 |
4.1.2 成都市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 | 第46-47页 |
4.2 基于本文标准的成都市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的测算分析 | 第47-58页 |
4.2.1 基本的测算分析 | 第49-52页 |
4.2.2 考虑熟制情况的测算分析 | 第52-55页 |
4.2.3 考虑复种比例的测算分析 | 第55-58页 |
4.3 成都市家庭农场实际规模与适度规模的比较分析 | 第58-61页 |
第5章 促进我国家庭农场向适度规模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61-64页 |
5.1 促进城镇化稳健快速发展 | 第61页 |
5.2 促进家庭农场稳健快速发展 | 第61-64页 |
5.2.1 降低物质与服务成本 | 第62-63页 |
5.2.2 增加农业补贴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