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裂果性状的遗传分析及QTL定位
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24页 |
1.1 试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2.1 影响番茄裂果的生理生化因素 | 第12-14页 |
1.2.2 裂果的遗传分析 | 第14页 |
1.3 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 第14-22页 |
1.3.1 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体系 | 第15页 |
1.3.2 数量性状的QTL定位 | 第15-18页 |
1.3.3 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33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2.1.1 材料选择 | 第24页 |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4页 |
2.1.3 试验试剂 | 第24-25页 |
2.1.4 分子标记引物序列 | 第25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5-33页 |
2.2.1 群体的构建 | 第25页 |
2.2.2 裂果性状的调查 | 第25-26页 |
2.2.3 田间性状数据处理 | 第26页 |
2.2.4 基因组DNA的提取及鉴定 | 第26-27页 |
2.2.5 SSR标记 | 第27-29页 |
2.2.6 AFLP分子标记 | 第29-32页 |
2.2.7 遗传图谱的构建及QTL分析 | 第32-3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3-48页 |
3.1 番茄裂果的相关性状分析 | 第33-36页 |
3.2 番茄裂果的遗传分析 | 第36-40页 |
3.2.1 6 世代裂果差异性的分析 | 第36-39页 |
3.2.2 遗传参数的分析 | 第39-40页 |
3.3 番茄基因组DNA的提取结果 | 第40页 |
3.4 SSR分子标记 | 第40-42页 |
3.4.1 SSR分子标记引物筛选 | 第40-42页 |
3.5 AFLP分子标记 | 第42-44页 |
3.5.1 AFLP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 | 第42页 |
3.5.2 AFLP标记引物筛选 | 第42-43页 |
3.5.3 AFLP分子标记在F2群体的扩增 | 第43-44页 |
3.6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44-45页 |
3.7 QTL定位分析 | 第45-48页 |
4 讨论 | 第48-51页 |
4.1 番茄裂果的测定和分级 | 第48页 |
4.2 番茄裂果相关分析 | 第48-49页 |
4.3 番茄裂果的遗传分析 | 第49页 |
4.4 番茄裂果的QTL定位 | 第49-51页 |
5 结论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0页 |
附录 | 第60-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