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特征点定位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人脸特征点定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灰度信息的方法 | 第13-14页 |
·先验规则的方法 | 第14-15页 |
·几何形状的方法 | 第15-16页 |
·统计模型的方法 | 第16-17页 |
·小波的方法 | 第17页 |
·3D 方法 | 第17-18页 |
·国内外常用的人脸数据库 | 第18页 |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18-20页 |
·本论文所做的研究与创新 | 第18页 |
·本文的内容组成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基于点分布模型的经典主动形状模型算法 | 第20-29页 |
·引言 | 第20页 |
·点分布模型 | 第20-21页 |
·主成分分析法 | 第21-23页 |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思想 | 第21-23页 |
·PCA 的具体算法 | 第23页 |
·主动形状模型 | 第23-29页 |
·训练形状样本的对齐 | 第24-25页 |
·建立形状模型 | 第25-26页 |
·局部灰度模型的建模 | 第26-27页 |
·目标搜索过程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小波分析基础知识 | 第29-35页 |
·小波分析 | 第29-30页 |
·Gabor 小波 | 第30-32页 |
·二维Gabor 小波用于图像处理 | 第32-33页 |
·Gabor 小波分析对图像像素点相似性的度量 | 第33-35页 |
第四章 算法改进 | 第35-44页 |
·概述 | 第35页 |
·对ASM 模型的改进 | 第35-44页 |
·完善形状模型的在目标图像中的初始化位置 | 第36页 |
·构建局部加权灰度模型 | 第36-40页 |
·标定点处的局部Gabor 特征建模 | 第40-44页 |
第五章 改进后的算法实现与实验分析 | 第44-54页 |
·标定样本特征点 | 第44-45页 |
·构建形状模型 | 第45-47页 |
·AdaBoost 算法检测出人脸区域 | 第47-48页 |
·局部加权灰度模型约束下点的搜索 | 第48-49页 |
·局部Gabor 特征模型约束下点的位置修正 | 第49页 |
·改进后的算法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9-54页 |
·算法性能评价的标准 | 第49-50页 |
·局部加权灰度模型约束下定位结果与分析 | 第50-51页 |
·局部Gabor 特征模型约束下定位结果与分析 | 第51-52页 |
·改进后的ASM 算法的性能评价 | 第52-5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4-56页 |
·全文总结 | 第54页 |
·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