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脆弱系统安全防御机制能力的分析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 论文的贡献及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2 相关知识和技术 | 第17-27页 |
2.1 脆弱系统 | 第17-18页 |
2.2 入侵检测 | 第18-19页 |
2.3 可生存性研究 | 第19-21页 |
2.4 马尔科夫过程 | 第21-23页 |
2.4.1 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链 | 第22-23页 |
2.5 PETRI网 | 第23-27页 |
2.5.1 随机Petri网 | 第24-25页 |
2.5.2 广义随机Petri网 | 第25页 |
2.5.3 随机回报网 | 第25-27页 |
3 入侵检测对脆弱系统可生存性的影响 | 第27-36页 |
3.1 模型描述 | 第27-29页 |
3.2 变量定义 | 第29-30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30-35页 |
3.3.1 马尔科夫链模型的解 | 第30-31页 |
3.3.2 结果分析 | 第31-33页 |
3.3.3 结果验证 | 第33-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脆弱系统可生存性 | 第36-53页 |
4.1 系统描述 | 第36-40页 |
4.1.1 系统结构 | 第36-38页 |
4.1.2 脆弱系统状态转换 | 第38-40页 |
4.2 系统可生存性指标 | 第40-41页 |
4.3 模型描述 | 第41-47页 |
4.3.1 模型介绍 | 第41-46页 |
4.3.2 可生存性指标计算方法 | 第46-47页 |
4.4 数值分析和实验结果 | 第47-51页 |
4.5 总结 | 第51-53页 |
5 总结及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8-6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