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空间物理论文--电离层物理论文

沿子午链和纬圈电离层TEC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论文创新点第5-6页
目录第6-9页
摘要第9-12页
Abstract第12-16页
引言第17-20页
第一章 近地空间环境概述第20-53页
    1.1 近地空间中性环境第20-26页
        1.1.1 气体的性质第20-23页
        1.1.2 中性大气的垂直分层第23-24页
        1.1.3 大气的热源、热耗散和热输运第24-25页
        1.1.4 热层环流第25-26页
    1.2 地球电离层第26-38页
        1.2.1 电离层的形成第27-31页
        1.2.2 电离层的分层结构第31-35页
        1.2.3 重要的电离层现象第35-38页
    1.3 地球外部磁场与磁层第38-47页
        1.3.1 地球空间磁场第38-46页
        1.3.2 地球磁层第46页
        1.3.3 磁暴与亚暴第46-47页
    1.4 太阳电磁辐射与太阳风第47-49页
    1.5 IRI模型与HWM简介第49-51页
        1.5.1 IRI模型简介第49-50页
        1.5.2 HWM简介第50页
        1.5.3 两种模型的用途第50-51页
    1.6 小结第51-53页
第二章 电离层电动力学过程第53-72页
    2.1 电离层基本流体方程第53-58页
        2.1.1 质量方程第53-54页
        2.1.2 状态方程第54页
        2.1.3 动量方程第54-56页
        2.1.4 完整的方程组第56-58页
    2.2 电离层等离子体运动第58-71页
        2.2.1 回旋运动第58-61页
        2.2.2 扩散运动第61-64页
        2.2.3 E×B漂移运动第64-66页
        2.2.4 风场驱动的等离子体漂移运动第66-71页
    2.3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三章 电离层TEC的时空变化特征第72-98页
    3.1 数据来源以及预处理第72-73页
    3.2 TEC周年变化第73-79页
    3.3 TEC季节变化第79-83页
    3.4 TEC日变化第83-89页
    3.5 TEC空间变化第89-96页
        3.5.1 沿纬圈的TEC变化第89-93页
        3.5.2 沿子午链的TEC变化第93-96页
    3.6 本章小结第96-98页
第四章 磁偏角和热层风对中纬电离层TEC经度分布的影响第98-116页
    4.1 引言第98页
    4.2 电离层-热层动力学耦合过程中磁偏角和磁倾角的影响第98-102页
    4.3 数据分析及其结果第102-115页
        4.3.1 数据来源和区域选择第102-103页
        4.3.2 北美,南美和大洋洲东西部TEC随地方时的变化第103-107页
        4.3.3 太阳活动水平和季节的影响第107-112页
        4.3.4 地磁扰动的影响第112-115页
    4.4 本章小结第115-116页
第五章 电离层TEC暴变特征及其与磁暴的联系第116-141页
    5.1 电离层TEC暴变的定量表征参量第116-120页
    5.2 几次超强磁暴期间电离层TEC的扰动特征的空间分布第120-130页
        5.2.1 沿子午链TEC的暴变特征第120-125页
        5.2.2 沿35°N纬圈TEC的暴变特征第125-129页
        5.2.3 讨论第129-130页
    5.3 一次超强磁暴期间北美电离层TEC暴的演化过程的有关结果及分析第130-132页
    5.4 TEC暴变的有关统计第132-139页
        5.4.1 TEC暴变幅度以及持续时间的统计第133-135页
        5.4.2 关于TEC暴变与磁扰动的统计第135-139页
    5.5 本章小结第139-14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41-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54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第154-155页
致谢第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薄荷醇激活瞬时受体电位M8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DU145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极端嗜热古菌蛋白酶pyrolysin高温适应性的分子机制--金属离子和S层蛋白对pyrolysin成熟及性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