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电子计算机在公路运输和公路工程中的应用论文

车联网V2I通信媒体接入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3-27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6-24页
        1.2.1 V2I通信MAC层速率控制第16-18页
        1.2.2 V2I通信MAC层DCF模型及RSU部署策略第18-22页
        1.2.3 V2I通信MAC层接入控制第22-24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24-26页
    1.4 论文结构第26-27页
第2章 基于IEEE 802.11p的V2I通信理论基础第27-44页
    2.1 引言第27页
    2.2 V2I通信PHY层关键技术第27-34页
        2.2.1 PHY层参数第27-29页
        2.2.2 PHY层传输速率与网络性能的关系第29-32页
        2.2.3 PHY层帧结构第32-34页
    2.3 V2I通信MAC层关键技术第34-39页
        2.3.1 MAC层帧结构第34-36页
        2.3.2 MAC层信道访问机制第36-39页
    2.4 V2I通信场景信号传输模型及路测实验第39-43页
    2.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3章 V2I通信MAC层速率控制算法第44-64页
    3.1 引言第44页
    3.2 经典速率控制算法的网络性能分析第44-51页
        3.2.1 ARF算法的数学模型第44-46页
        3.2.2 基于ARF算法的V2I通信网络性能分析第46-51页
    3.3 基于贪婪型ARF算法的V2I通信自适应速率控制第51-56页
        3.3.1 正向运动过程中贪婪型ARF算法的速率控制机制第51-53页
        3.3.2 反向运动过程中贪婪型ARF算法的速率控制机制第53-54页
        3.3.3 贪婪型ARF算法的终端运动趋势检测第54-56页
    3.4 贪婪型ARF算法的保护阈值第56-59页
    3.5 仿真与性能分析第59-63页
    3.6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4章 基于MAC层DCF建模的RSU部署策略第64-90页
    4.1 引言第64页
    4.2 V2I通信MAC层DCF建模第64-75页
        4.2.1 Bianchi单速率DCF数学模型第64-67页
        4.2.2 V2I通信多速率DCF数学模型第67-72页
        4.2.3 模型精度验证第72-75页
    4.3 安全类业务QOS保障的RSU部署策略第75-82页
        4.3.1 基于理想信道条件的RSU部署策略第75-78页
        4.3.2 阴影衰落对网络覆盖的影响第78-82页
    4.4 仿真与性能分析第82-89页
        4.4.1 理想信道条件第82-86页
        4.4.2 非理想信道条件第86-89页
    4.5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第5章 稀疏部署RSU场景的V2I通信接入控制第90-113页
    5.1 引言第90页
    5.2 模糊Q学习相关数学模型第90-95页
        5.2.1 Q学习数学模型第90-93页
        5.2.2 神经模糊推理系统数学模型第93-95页
    5.3 Q学习与神经模糊推理算法的融合原理第95-98页
    5.4 基于模糊Q学习的V2I通信接入控制算法第98-107页
        5.4.1 总体流程第98-101页
        5.4.2 模糊Q学习的前向传播过程第101-105页
        5.4.3 模糊Q学习的反向传播过程第105-107页
    5.5 仿真与性能分析第107-112页
    5.6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结论第113-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2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25-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个人简历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最小平方误差的人脸特征抽取与分类算法研究
下一篇:深季节冻土区列车荷载下路基振动响应特性与永久变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