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各类型土与地基论文--软土与地基论文

海积超软土强度与流变特性试验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1 绪论第7-16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7-9页
    1.2 超软土研究现状第9-14页
        1.2.1 超软土定义第9页
        1.2.2 超软土工程性质第9-11页
        1.2.3 超软土测试仪器第11-13页
        1.2.4 超软土强度模型第13-14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14-16页
2 流变仪和测试方法第16-29页
    2.1 仪器介绍第16-17页
    2.2 仪器测量原理第17-19页
        2.2.1 不排水剪切强度的测量第17-18页
        2.2.2 剪切变形速率的测量第18-19页
    2.3 仪器测试可靠度验证第19-22页
        2.3.1 测试用土和土样制备第19-20页
        2.3.2 测试可重复性校验第20-21页
        2.3.3 测试有效性校验第21-22页
    2.4 影响测试因素分析第22-27页
        2.4.1 试验测点布置和方法第23-24页
        2.4.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24-27页
    2.5 小结第27-29页
3 渤海地区超软土试验研究第29-46页
    3.1 物理指标特性第29-31页
        3.1.1 液塑限试验第29-30页
        3.1.2 比重试验第30-31页
        3.1.3 压缩固结试验第31页
    3.2 试验方案和测点布置第31-33页
    3.3 全流动循环强度试验第33-41页
        3.3.1 新型全流动贯入仪第33-37页
        3.3.2 试验结果第37-39页
        3.3.3 结果分析第39-41页
    3.4 流变强度试验第41-44页
        3.4.1 试验结果第41-42页
        3.4.2 屈服应力第42-43页
        3.4.3 表观黏度第43-44页
    3.5 小结第44-46页
4 南海地区超软土试验研究第46-58页
    4.1 物理指标特性第47-52页
        4.1.1 液塑限试验第47-48页
        4.1.2 比重试验第48-49页
        4.1.3 颗粒级配分析第49-51页
        4.1.4 压缩固结试验第51-52页
    4.2 全流动循环强度试验第52-54页
        4.2.1 试验结果第52-53页
        4.2.2 结果分析第53-54页
    4.3 流变强度试验第54-57页
        4.3.1 试验结果第54-55页
        4.3.2 屈服应力第55页
        4.3.3 表观黏度第55-57页
    4.4 小结第57-58页
5 模型建立第58-66页
    5.1 常规流变模型第58-60页
        5.1.1 常规流变模型介绍第58-59页
        5.1.2 常规流变模型分析第59-60页
    5.2 流变强度模型第60-65页
        5.2.1 剪切稀化理论第60-61页
        5.2.2 渤海土模型建立第61-64页
        5.2.3 南海土模型建立第64-65页
    5.3 小结第65-66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6.1 结论第66-67页
    6.2 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工作情况第75-76页
致谢第76-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某柴油机高原工况性能模拟及优化
下一篇:建筑基础智能选型3D教学仿真系统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