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制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目录第7-9页
引言第9-11页
第1章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主要类型和特点第11-21页
    1.1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定义第11页
    1.2 主要类型第11-14页
        1.2.1 农村土地承包所有权纠纷第11-12页
        1.2.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第12-13页
        1.2.3 农村土地承包征收与补偿纠纷第13-14页
    1.3 主要特点第14-15页
        1.3.1 纠纷范围的扩张化第14页
        1.3.2 纠纷主体的多元化第14-15页
        1.3.3 纠纷规模的群体化第15页
        1.3.4 纠纷原因的复杂化第15页
    1.4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成因分析第15-21页
        1.4.1 经济利益的驱动—内在动因第15-17页
            1.4.1.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是农民群众实现其经济利益的主要来源第16页
            1.4.1.2 人口需求与资源有限的矛盾也凸显了农村土地承包的经济价值第16-17页
            1.4.1.3 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土地效益的急剧升温,是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催化剂第17页
        1.4.2 制度缺陷的显化—重要诱因第17-19页
            1.4.2.1 农村土地承包的所有权主体虚位第17-18页
            1.4.2.2 登记公示制度的城乡对接存在着差异第18页
            1.4.2.3 土地承包长期不变的政策与现实存在脱节第18页
            1.4.2.4 民间法的长期存在与现行法存在着冲突第18页
            1.4.2.5 土地流转的配套联动机制不健全第18页
            1.4.2.6 征收理由过于抽象第18-19页
        1.4.3 守法观念的滞后—思想成因第19-20页
        1.4.4 弱势地位的压抑—历史原因第20-21页
第2章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适用调解制度的现状第21-27页
    2.1 诉讼内调解制度在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中的运行现状第22-23页
    2.2 诉讼外调解制度在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中的运行现状第23-27页
        2.2.1 仲裁调解在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中频遇困难第23-25页
        2.2.2 人民调解在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中力不从心第25-26页
        2.2.3 行政调解在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中处境尴尬第26-27页
第3章 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制度的具体设想第27-34页
    3.1 诉讼内调解制度的完善第28-29页
        3.1.1 法院调解的完善第28-29页
            3.1.1.1 重构法院调解制度的原则第28页
            3.1.1.2 构建法院的调审分离模式第28-29页
            3.1.1.3 改革调解庭的组成方式第29页
            3.1.1.4 明确调解协议的效力第29页
    3.2 诉讼外调解制度的完善第29-34页
        3.2.1 仲裁调解的完善第29-31页
        3.2.2 人民调解的完善第31-32页
        3.2.3 行政调解的完善第32-34页
结语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6页
致谢第36-37页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与问题对策
下一篇:CTA在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的可靠性研究及其在术中术后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