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声学工程论文--振动、噪声及其控制论文--振动和噪声的控制及其利用论文

基于五自由度并联机构航天器减振平台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课题背景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整星隔振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2 多维减振的研究现状第13页
        1.2.3 并联机构发展现状及在减振中的应用第13-15页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并联减振机构方案分析第17-27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载荷分析第17-19页
        2.2.1 环境载荷分析第17页
        2.2.2 振动路径传播分析第17-19页
    2.3 多自由度减振机构的选型第19-21页
        2.3.1 减振主体机构的选取原则第19页
        2.3.2 并联机构的选择第19-21页
    2.4 隔振用并联机构自由度计算及方案分析第21-24页
        2.4.1 隔振用并联机构自由度计算第21-23页
        2.4.2 机构减振方案分析第23-24页
    2.5 磁流变阻器的选型第24-26页
    2.6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柔性关节的设计及分析第27-38页
    3.1 引言第27页
    3.2 隔振用柔性铰链的优势第27-28页
    3.3 柔性铰链转动刚度计算第28-34页
        3.3.1 单轴双边弓形柔性铰链的转动刚度第29-31页
        3.3.2 单轴双边椭圆形柔性铰链的转动刚度第31-32页
        3.3.3 单轴双边抛物线形柔性铰链的转动刚度第32-33页
        3.3.4 直梁形柔性铰链转动刚度第33-34页
    3.4 柔性铰链尺寸设计及静力学分析第34-37页
        3.4.1 柔性铰链的尺寸设计第34-35页
        3.4.2 柔性铰链静力学分析第35-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并联减振主体机构的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第38-61页
    4.1 引言第38页
    4.2 减振机构位姿反解及仿真分析第38-42页
    4.3 减振机构影响系数的建立及仿真分析第42-46页
        4.3.1 机构一阶影响系数矩阵的建立及仿真分析第42-44页
        4.3.2 机构二阶影响系数矩阵的建立及仿真第44-46页
    4.4 机构位置正解的数值解法第46页
    4.5 并联减振机构性能研究第46-50页
        4.5.1 机构工作空间研究第46-48页
        4.5.2 机构灵巧度分析第48-50页
    4.6 减振机构动力学方程的建立第50-60页
        4.6.1 利用环路方程法求解各构件速度及加速度第50-52页
        4.6.2 减振机构各构件的偏速度第52-56页
        4.6.3 柔性铰链几何分析及动力学建模第56-58页
        4.6.4 减振机构动力学建模第58-60页
    4.7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5章 减振机构振动响应求解及分析第61-76页
    5.1 引言第61页
    5.2 刚度矩阵及阻尼矩阵的求解第61-62页
    5.3 减振系统的无阻尼振动响应第62-67页
    5.4 减振系统有阻尼受迫振动响应第67-75页
        5.4.1 有阻尼受迫振动方程的解耦第67-68页
        5.4.2 有阻尼受迫振动在简谐激励下的响应第68-73页
        5.4.3 减振机构对广义坐标系下任意激励的响应第73-75页
    5.5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结论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铌酸锂调制器的光学性能研究与工艺改善
下一篇:燃气轮机轴承故障诊断与故障预测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