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器论文--开关电器、断路器论文--各种开关论文

基于电力线载波智能开关研究与开发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1.1 载波智能开关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载波智能开关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2-14页
        1.2.1 国外发展概况第12-13页
        1.2.2 国内发展概况第13-14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6页
第2章 载波智能开关整体设计与关键技术第16-23页
    2.1 载波智能开关技术指标第16-17页
    2.2 载波智能开关整体设计第17页
    2.3 载波通信产生的背景第17-18页
    2.4 载波通信特点第18页
    2.5 载波通信技术第18-21页
        2.5.1 窄带通信技术第19页
        2.5.2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第19页
        2.5.3 扩频通信技术第19-21页
    2.6 载波信道传输特性第21-22页
        2.6.1 阻抗特性第21-22页
        2.6.2 衰减特性第22页
        2.6.3 噪声干扰特性第22页
    2.7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载波智能开关的硬件设计第23-41页
    3.1 智能开关整体硬件框图第23页
    3.2 PL3106单片机介绍第23-25页
    3.3 PL3106载波通信概述第25-27页
        3.3.1 PL3106载波通信配置第25页
        3.3.2 PL3106载波通信简介第25-26页
        3.3.3 PL3106载波通信的同步第26-27页
    3.4 电源模块设计第27-29页
    3.5 载波通信模块设计第29-33页
        3.5.1 载波发送电路第30-31页
        3.5.2 载波耦合电路第31-32页
        3.5.3 载波接收电路第32-33页
    3.6 红外接收模块设计第33-34页
    3.7 掉电检测模块设计第34-35页
    3.8 触摸按键模块设计第35-37页
    3.9 指示模块设计第37页
    3.10 继电器模块设计第37-39页
    3.11 硬件抗干扰措施第39-40页
    3.12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载波智能开关的软件设计第41-60页
    4.1 集成开发环境介绍第41-42页
        4.1.1 PL3106编译软件第41页
        4.1.2 程序下载工具第41-42页
    4.2 系统软件结构第42-43页
    4.3 系统通信协议设计第43-45页
    4.4 主程序设计第45-46页
    4.5 中断第46-52页
        4.5.1 时钟中断程序第47-48页
        4.5.2 载波通讯中断程序第48-50页
        4.5.3 红外接收中断程序第50-51页
        4.5.4 掉电保护模块第51-52页
    4.6 载波应答模块程序设计第52-53页
    4.7 键盘模块程序设计第53-55页
    4.8 显示模块程序设计第55-56页
    4.9 继电器模块程序设计第56-57页
    4.10 红外应答模块程序设计第57-58页
    4.11 软件抗干扰措施第58页
    4.12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5章 系统调试与实验结果分析第60-68页
    5.1 系统调试第60-61页
        5.1.1 硬件调试第60页
        5.1.2 软件调试第60-61页
    5.2 现场测试第61-67页
        5.2.1 测试环境与平台第61-62页
        5.2.2 系统性能测试第62-67页
    5.3 测试结论第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6章 结论和展望第68-71页
    6.1 结论第68-69页
    6.2 展望第69-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螺旋叶片式水力发电装置试验研究与样机开发
下一篇:富锂锰基层状固溶体正极材料Li1.2Ni0.2Mn0.6O2的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