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5页 |
1.1.1 能源危机 | 第10-11页 |
1.1.2 建筑能耗 | 第11-12页 |
1.1.3 既有办公建筑能耗 | 第12-13页 |
1.1.4 历史风貌建筑能耗及室内热舒适环境现状分析 | 第13-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2.1 国内历史风貌建筑节能改造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2 国外历史风貌建筑节能改造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2.3 历史风貌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存在的不足 | 第19-20页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20-21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3 研究意义 | 第21页 |
1.4 课题的研究框架 | 第21-24页 |
第2章 历史风貌建筑节能改造概述 | 第24-34页 |
2.1 历史风貌建筑 | 第24-25页 |
2.1.1 历史风貌建筑定义及确定依据 | 第24页 |
2.1.2 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原则 | 第24-25页 |
2.1.3 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等级 | 第25页 |
2.1.4 历史风貌建筑改造价值 | 第25页 |
2.2 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现状介绍 | 第25-27页 |
2.3 历史风貌办公建筑 | 第27-29页 |
2.4 历史风貌办公建筑节能改造措施 | 第29-31页 |
2.4.1 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 | 第29-30页 |
2.4.2 自然条件的利用 | 第30-31页 |
2.4.3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 第31页 |
2.4.4 运行调节 | 第31页 |
2.5 历史风貌办公建筑改造原则 | 第31-32页 |
2.6 历史风貌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技术 | 第32-33页 |
2.6.1 墙体节能改造 | 第32-33页 |
2.6.2 外窗节能改造 | 第33页 |
2.6.3 屋顶节能改造 | 第3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历史风貌办公建筑能耗及热舒适测试分析 | 第34-60页 |
3.1 历史风貌建筑能耗现状分析 | 第34-54页 |
3.1.1 历史风貌建筑能耗测试分析 | 第34-44页 |
3.1.2 历史风貌建筑节能潜力与特征分析 | 第44-54页 |
3.2 历史风貌建筑室内热舒适性分析 | 第54-59页 |
3.2.1 历史风貌办公建筑室内热舒适性测试 | 第54-55页 |
3.2.2 历史风貌办公建筑室内热舒适性现状原因分析 | 第55-5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4章 历史风貌办公建筑节能改造评价模型 | 第60-70页 |
4.1 多目标决策法介绍 | 第61-62页 |
4.2 群体层次分析权重模型——历史风貌办公建筑改造目标权重 | 第62-66页 |
4.2.1 判断矩阵构建 | 第63-65页 |
4.2.2 一致性检验 | 第65-66页 |
4.3 基于TOPSIS法的历史风貌办公建筑节能改造评价模型 | 第66-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5章 历史风貌办公建筑节能改造案例分析 | 第70-86页 |
5.1 历史风貌办公建筑节能改造选择 | 第70页 |
5.2 计算机模拟介绍 | 第70-72页 |
5.2.1 能耗模拟软件简介 | 第71-72页 |
5.2.2 建筑能耗模拟软件选择 | 第72页 |
5.3 模拟模型建立及与实测比较 | 第72-79页 |
5.3.1 天津大学9楼能耗模拟及分析 | 第73-76页 |
5.3.2 天津大学9楼节能改造模拟 | 第76-79页 |
5.4 节能改造环境能源效益分析 | 第79-82页 |
5.5 历史风貌办公建筑节能改造评价模型应用 | 第82-8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9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86-87页 |
6.2 建议 | 第87页 |
6.3 展望 | 第87-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94-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