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三)文献评述 | 第14-15页 |
四、研究方法、思路和框架 | 第15-17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五、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商业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管理概述 | 第18-23页 |
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定义与特点 | 第18-19页 |
(一)操作风险的定义 | 第18页 |
(二)操作风险的特点及分类 | 第18-19页 |
二、商业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定义与特点 | 第19-20页 |
(一)柜面操作风险的定义 | 第19页 |
(二)柜面操作风险的特点 | 第19-20页 |
三、商业银行柜面操作风险识别与控制 | 第20-22页 |
(一)柜面操作风险的识别 | 第21页 |
(二)柜面操作风险的控制与监督 | 第21-22页 |
四、商业银行加强柜面操作风险管理的意义 | 第22-23页 |
第三章 S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3-44页 |
一、S银行简介 | 第23页 |
二、S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3-40页 |
(一)账户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3-26页 |
(二)重要物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6-34页 |
(三)特殊业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四)登记簿与核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5-36页 |
(五)岗位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6页 |
(六)其他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6-40页 |
三、S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0-44页 |
(一)柜面业务制度管理规划的缺乏 | 第40-41页 |
(二)风险管控手段单一、乏力 | 第41页 |
(三)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不足 | 第41-42页 |
(四)柜面操作风险管理文化缺失 | 第42-44页 |
第四章 S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管理完善对策 | 第44-52页 |
一、强化柜面操作风险制度管理及规划 | 第44-46页 |
(一)优化柜面操作人员及主管管理制度,强化风险管理 | 第44页 |
(二)实行柜面操作人员岗位认证资格管理 | 第44-45页 |
(三)完善柜面业务操作制度,持续流程优化 | 第45页 |
(四)落实银行内部“三道防线”的建设制度 | 第45-46页 |
二、丰富风险管控手段,加大风险管控力度 | 第46-48页 |
(一)强化科技技术的防范,加大科技建设的投入 | 第46页 |
(二)建立柜面操作人员与主管之间的制约机制,控制柜面操作风险 | 第46页 |
(三)建立完善的书面审批流程和书面的责任认定 | 第46-47页 |
(四)柜面操作业务传票事后监督 | 第47页 |
(五)加强业务检查力度和质量,选择多变的业务检查方式 | 第47-48页 |
(六)建立和完善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系统 | 第48页 |
三、夯实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 第48-50页 |
(一)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 | 第48-49页 |
(二)注重队伍建设,管培相合提素质 | 第49-50页 |
四、加强人本管理,形成柜面操作风险管理文化 | 第50-52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2-54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52-53页 |
二、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