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2 地基极限承载力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极限平衡法 | 第11页 |
1.2.2 滑移线法 | 第11-12页 |
1.2.3 极限分析法 | 第12-13页 |
1.3 数值模拟法 | 第13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4-16页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5.2 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地基极限承载力经典公式的概述 | 第16-24页 |
2.1 均质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经典公式 | 第16-20页 |
2.1.1 Terzaghi承载力公式 | 第16-17页 |
2.1.2 Meyerhof承载力公式 | 第17-18页 |
2.1.3 Hansen承载力公式 | 第18页 |
2.1.4 Vesic承载力公式 | 第18-19页 |
2.1.5 各承载力公式的适用性及局限性 | 第19-20页 |
2.2 换填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经典公式 | 第20-23页 |
2.2.1 应力扩散角法 | 第20-21页 |
2.2.2 强度加权平均法 | 第21-22页 |
2.2.3 冲剪破坏法 | 第22-23页 |
2.2.4 各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及局限性 | 第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相邻矩形均布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的数值分析 | 第24-54页 |
3.1 FLAC~(3D)简介 | 第24-30页 |
3.1.1 FLAC~(3D)分析中的数学模型 | 第24-27页 |
3.1.2 FLAC~(3D)的材料本构模型 | 第27-30页 |
3.2 相邻矩形均布荷载的近似计算 | 第30-34页 |
3.2.1 计算模型 | 第31-33页 |
3.2.2 履带式起重机接地比压的算例 | 第33-34页 |
3.3 相邻矩形均布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的数值模拟 | 第34-52页 |
3.3.1 模型的建立 | 第34-38页 |
3.3.2 加载方式及不同模拟工况的分组 | 第38-39页 |
3.3.3 模拟结果分析 | 第39-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换填地基承载力的数值分析 | 第54-65页 |
4.1 模型的建立及相关计算参数 | 第54-56页 |
4.2 结果分析 | 第56-63页 |
4.2.1 荷载-位移曲线 | 第56-58页 |
4.2.2 地基土应力分析 | 第58-59页 |
4.2.3 地基破坏模式分析 | 第59-6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5.1 结论 | 第65-66页 |
5.2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