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3-15页 |
1.3.1 创新点 | 第13-14页 |
1.3.2 不足 | 第14-15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2.1 融资效率内涵的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2.2 融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2.3 文献述评 | 第19-20页 |
第3章 相关基础理论 | 第20-23页 |
3.1 融资理论 | 第20-22页 |
3.1.1 MM理论 | 第20页 |
3.1.2 代理成本理论 | 第20-21页 |
3.1.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1页 |
3.1.4 融资优序理论 | 第21-22页 |
3.2 效率理论 | 第22-23页 |
3.2.1 帕累托效率理论(Pareto) | 第22页 |
3.2.2 综合效率理论(Farrell) | 第22-23页 |
第4章 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效率现状的实证分析 | 第23-36页 |
4.1 模型设计 | 第23-26页 |
4.1.1 评价效率的方法 | 第23-24页 |
4.1.2 选用DEA模型的原因 | 第24-25页 |
4.1.3 DEA-超效率模型介绍 | 第25-26页 |
4.2 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 | 第26-27页 |
4.2.1 投入指标的确定 | 第27页 |
4.2.2 产出指标的确定 | 第27页 |
4.3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27-28页 |
4.4 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效率现状分析 | 第28-36页 |
4.4.1 融资效率总体分析 | 第28-31页 |
4.4.2 按行业细分比较分析 | 第31-33页 |
4.4.3 按区域细分比较分析 | 第33-36页 |
第5章 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43页 |
5.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36-38页 |
5.1.1 宏观因素 | 第36页 |
5.1.2 微观因素 | 第36-38页 |
5.2 变量定义与回归模型设计 | 第38-39页 |
5.2.1 变量的定义 | 第38页 |
5.2.2 回归模型的设计 | 第38-39页 |
5.3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9页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9-43页 |
5.4.1 描述性分析 | 第39页 |
5.4.2 相关性分析 | 第39-40页 |
5.4.3 回归分析 | 第40-42页 |
5.4.4 稳健性检验 | 第42-43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3-4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3-44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44-47页 |
6.2.1 政府层面相关建议 | 第44-45页 |
6.2.2 企业层面相关建议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