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港港区生产可视化系统设计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背景及国内外现状 | 第10-12页 |
1.1.1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国内外现状 | 第11-12页 |
1.2 秦皇岛港信息化现状 | 第12-13页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港区生产可视化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 第15-26页 |
2.1 多媒体压缩编码技术 | 第15-17页 |
2.1.1 多媒体压缩标准选择 | 第15-16页 |
2.1.2 MPEG-4 标准 | 第16-17页 |
2.2 多媒体网络传输技术 | 第17-20页 |
2.2.1 多媒体数据数据传输方式 | 第17-18页 |
2.2.2 多媒体数据传输协议 | 第18-20页 |
2.3 大容量存储技术 | 第20-22页 |
2.3.1 存储架构的选择 | 第20-21页 |
2.3.2 IP SAN模式存储架构 | 第21-22页 |
2.4 流媒体技术 | 第22-23页 |
2.5 时间同步技术 | 第23-24页 |
2.6 系统互联互通技术 | 第24-25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港区生产可视化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26-36页 |
3.1 港区生产可视化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26-28页 |
3.2 港区生产可视化系统方案 | 第28-35页 |
3.2.1 系统设计原则 | 第28-29页 |
3.2.2 系统总体架构 | 第29-31页 |
3.2.3 硬件子系统概要设计 | 第31-33页 |
3.2.4 软件子系统概要设计 | 第33-3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港区生产可视化硬件子系统详细设计 | 第36-47页 |
4.1 硬件子系统各层详细设计 | 第36-39页 |
4.1.1 硬件子系统前端采集层 | 第36页 |
4.1.2 硬件子系统汇聚层 | 第36-37页 |
4.1.3 硬件子系统核心层 | 第37页 |
4.1.4 视频数据传输系统 | 第37-39页 |
4.2 硬件子系统功能 | 第39页 |
4.3 设备选型及系统集成 | 第39-46页 |
4.3.1 堆场前端设备选型 | 第39-40页 |
4.3.2 堆场摄像机布放 | 第40-42页 |
4.3.3 汇集及核心层设备 | 第42-45页 |
4.3.4 视频传输网络新建部分 | 第45页 |
4.3.5 翻车线模拟视频系统数字化整合 | 第45-46页 |
4.4 硬件子系统安全性设计 | 第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港区生产可视化软件子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47-62页 |
5.1 软件子系统总体设计 | 第47-50页 |
5.1.1 软件子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第47-48页 |
5.1.2 软件子系统功能 | 第48-50页 |
5.2 软件子系统构成 | 第50-53页 |
5.2.1 视频管理模块构成 | 第50页 |
5.2.2 用户应用模块构成 | 第50-53页 |
5.3 生产管理系统集成方案 | 第53-55页 |
5.4 软件子系统安全性设计 | 第55-57页 |
5.5 软件子系统实现 | 第57-61页 |
5.5.1 系统部署 | 第57-58页 |
5.5.2 系统测试 | 第58-6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