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衍生化MIL-100(Fe)的制备及其催化糖类转化为乳酸的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缩略词第1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32页
    1.1 前言第12页
    1.2 生物质糖类第12页
    1.3 乳酸第12-23页
        1.3.1 乳酸的性质第13页
        1.3.2 催化生物质糖类转化为乳酸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3 催化生物质糖类转化为乳酸的反应途径第14-15页
        1.3.4 均相催化剂催化生物质糖类转化为乳酸第15-17页
        1.3.5 非均相催化剂催化生物质糖类转化为乳酸第17-19页
        1.3.6 催化生物质糖类转化为乳酸甲酯第19-23页
    1.4 金属有机框架第23-32页
        1.4.1 命名及分类第23-25页
        1.4.2 制备方法第25-26页
        1.4.3 特性第26-27页
        1.4.4 催化作用方式第27-28页
        1.4.5 MIL-100(Fe)第28-32页
第二章 论文设计思路第32-35页
    2.1 论文的选题目的及意义第32-33页
    2.2 论文的设计思路及路线第33-35页
第三章 MIL-100(Fe)的制备及其催化糖类转化为乳酸的研究第35-56页
    3.1 引言第35-36页
    3.2 试剂、设备与仪器第36-37页
        3.2.1 主要试剂第36-37页
        3.2.2 主要设备与仪器第37页
    3.3 催化剂的制备第37-38页
    3.4 催化剂的表征第38-40页
        3.4.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第38页
        3.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38-39页
        3.4.3 物理吸附分析(N_2-吸附)第39页
        3.4.4 热重分析(TGA)第39页
        3.4.5 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39页
        3.4.6 吡啶吸附红外光谱分析(Py-FT-IR)第39-40页
        3.4.7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分析(NH_3-TPD)第40页
        3.4.8 元素分析(ICP-MS)第40页
    3.5 催化糖类转化为乳酸第40页
    3.6 检测方法的建立第40-41页
    3.7 转化率与产率测定第41-42页
    3.8 结果与讨论第42-55页
        3.8.1 表征结果分析第42-46页
        3.8.2 催化剂活性对照第46-47页
        3.8.3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47-48页
        3.8.4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48页
        3.8.5 底物用量的影响第48-49页
        3.8.6 不同底物的影响第49-50页
        3.8.7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探讨第50-52页
        3.8.8 催化剂的再生第52-53页
        3.8.9 其他催化剂的表征结果与分析第53-55页
    3.9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MIL-100(Fe)催化糖类转化为乳酸甲酯的研究第56-62页
    4.1 引言第56页
    4.2 试剂、设备与仪器第56-57页
        4.2.1 主要试剂第56页
        4.2.2 主要设备与仪器第56-57页
    4.3 检测方法的建立第57页
    4.4 转化率与产率测定第57页
    4.5 标准工作曲线的配置第57-59页
        4.5.1 乳酸甲酯的测定第57-58页
        4.5.2 果糖的测定第58-59页
    4.6 催化糖类转化为乳酸甲酯第59-61页
        4.6.1 不同反应条件的影响第59-61页
    4.7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酸处理的MIL-100(Fe)催化糖类转化为乳酸的研究第62-70页
    5.1 引言第62页
    5.2 试剂、设备与仪器第62-63页
        5.2.1 主要试剂第62页
        5.2.2 主要设备与仪器第62-63页
    5.3 催化剂的制备第63-64页
        5.3.1 催化剂前处理第63-64页
        5.3.2 催化剂后处理第64页
    5.4 催化剂的表征第64-65页
        5.4.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第65页
        5.4.2 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65页
        5.4.3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分析(NH_3-TPD)第65页
    5.5 催化糖类转化为乳酸第65页
    5.6 结果与讨论第65-69页
        5.6.1 XRD表征第66页
        5.6.2 FT-IR表征第66-67页
        5.6.3 NH_3-TPD表征第67页
        5.6.4 前处理的MIL-100(Fe)催化糖类转化为乳酸第67-68页
        5.6.5 后处理的MIL-100(Fe)催化糖类转化为乳酸第68页
        5.6.6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68-69页
    5.7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六章 Fe_3O_4-MIL-100(Fe)催化糖类转化为乳酸的研究第70-78页
    6.1 引言第70页
    6.2 试剂、设备与仪器第70-71页
        6.2.1 主要试剂第70-71页
        6.2.2 主要设备与仪器第71页
    6.3 催化剂的制备第71-73页
    6.4 催化剂的表征第73页
        6.4.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第73页
        6.4.2 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73页
    6.5 催化糖类转化为乳酸第73-74页
    6.6 结果与讨论第74-77页
        6.6.1 XRD表征第74页
        6.6.2 FT-IR表征第74-75页
        6.6.3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第75-76页
        6.6.4 催化剂的分离与重复使用性探讨第76-77页
    6.7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七章 双金属MIL-100(Fe-M)催化糖类转化为乳酸的研究第78-83页
    7.1 引言第78页
    7.2 试剂、设备与仪器第78-79页
        7.2.1 主要试剂第78页
        7.2.2 主要设备与仪器第78-79页
    7.3 催化剂的制备第79页
        7.3.1 MIL-100(Fe-Cr)的制备第79页
    7.4 催化剂的表征第79-80页
        7.4.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第80页
        7.4.2 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80页
    7.5 催化糖类转化为乳酸第80页
    7.6 结果与讨论第80-82页
        7.6.1 XRD表征第80-81页
        7.6.2 FT-IR表征第81页
        7.6.3 催化剂活性探讨第81-82页
    7.7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83-86页
    8.1 主要结论第83-84页
    8.2 主要创新点第84页
    8.3 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展望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8页
致谢第98-99页
附录第99-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反萃取高纯单宁酸、降低没食子酸残留量的研究
下一篇:含有吡啶的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及其铜配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