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书》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第1章 《潜书》创作背景及思想渊源 | 第15-24页 |
1.1 创作背景 | 第15-19页 |
1.1.1 个人经历 | 第15-16页 |
1.1.2 社会文化状况 | 第16-19页 |
1.2 思想渊源 | 第19-24页 |
1.2.1 孟子的民本思想 | 第19-21页 |
1.2.2 魏征的民本思想 | 第21-22页 |
1.2.3 东林党人的政治主张 | 第22-24页 |
第2章 《潜书》政治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 第24-31页 |
2.1 “崇实尚功”的本体论 | 第24-27页 |
2.1.1 “气”说 | 第24-25页 |
2.1.2 “不求于外而一于心” | 第25-26页 |
2.1.3 “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 | 第26-27页 |
2.2 “禅代不穷”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 第27-28页 |
2.2.1 “一刻之间,万生万死” | 第27页 |
2.2.2 “盛极而衰” | 第27-28页 |
2.3 “心”的认识论 | 第28-31页 |
2.3.1 “心之不能自见,睹其形,察其情” | 第28-29页 |
2.3.2 “徒知,不如不知,贵能为之” | 第29-31页 |
第3章 《潜书》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31-41页 |
3.1 对封建专制政治思想的批判 | 第31-35页 |
3.1.1 对封建政治制度的批判 | 第31-34页 |
3.1.2 对封建家庭伦理的批判 | 第34-35页 |
3.2 平等思想 | 第35-37页 |
3.2.1 “男女,一也” | 第35-36页 |
3.2.2 “天子至尊,非天帝大神也,皆人也” | 第36-37页 |
3.3 民本思想 | 第37-41页 |
3.3.1 “众为邦本” | 第37-38页 |
3.3.2 “民富则无穷国” | 第38-41页 |
第4章 《潜书》政治伦理思想的进步意义 | 第41-46页 |
4.1 批判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 | 第41-42页 |
4.1.1 抨击社会现实,主张树立良好社会风气 | 第41页 |
4.1.2 揭露封建官吏,让百姓安居乐业 | 第41-42页 |
4.1.3 破除封建伦理道德,树立新道德 | 第42页 |
4.2 平等思想的进步意义 | 第42-43页 |
4.2.1 对人权的重视 | 第42-43页 |
4.2.2 对君臣关系的反思 | 第43页 |
4.3 民本思想的进步意义 | 第43-46页 |
4.3.1 走向近代民主主义的启蒙性质 | 第43-44页 |
4.3.2 “爱民”、“养民”、“富民”的理论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