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海关及关税论文

我国海关缉私国际执法合作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10-11页
1 绪论第11-17页
    1.1 相关概念剖析第11-14页
        1.1.1 海关缉私第11页
        1.1.2 海关国际合作第11-12页
        1.1.3 海关国际执法合作第12页
        1.1.4 海关缉私国际执法合作第12-13页
        1.1.5 国际警务执法合作第13-14页
    1.2 我国海关缉私国际执法合作发展历程与现状第14-17页
        1.2.1 我国海关缉私国际执法合作的发展历程第14-15页
        1.2.2 我国海关缉私国际执法合作的现状第15-17页
2 我国海关缉私国际执法合作的必要性第17-20页
    2.1 我国海关缉私国际执法合作工作日趋重要第17页
    2.2 海关缉私国际执法合作的障碍破解第17-20页
        2.2.1 罪与非罪的认定标准不同第17-18页
        2.2.2 管辖权不同第18页
        2.2.3 证据的形式和具体要求不同第18-20页
3 我国海关缉私国际执法合作的理论依据和法律渊源第20-23页
    3.1 我国海关缉私国际执法合作的理论依据第20页
        3.1.1 主权让渡理论第20页
        3.1.2 全球治理理论第20页
    3.2 我国海关缉私国际执法合作的法律渊源第20-23页
        3.2.1 我国海关缉私国际执法合作的国内法律渊源第21页
        3.2.2 我国海关缉私国际执法合作的国际法律渊源第21-23页
4 我国海关缉私国际执法合作的模式和一般规律第23-27页
    4.1 我国海关国际执法合作的渠道第23-24页
        4.1.1 外交渠道第23页
        4.1.2 刑事司法协助渠道第23页
        4.1.3 警务合作渠道第23-24页
        4.1.4 国际海关合作渠道第24页
        4.1.5 其他合作渠道第24页
    4.2 我国海关缉私国际执法合作的主要方式第24-25页
        4.2.1 情报交流第24-25页
        4.2.2 案件协查第25页
        4.2.3 联合行动第25页
        4.2.4 控制下交付第25页
        4.2.5 境外取证第25页
        4.2.6 追逃追赃第25页
    4.3 我国海关缉私国际执法合作的一般规律第25-27页
        4.3.1 兼具“警务”和“海关”两者特征第26页
        4.3.2 多角度、全方位开展第26页
        4.3.3 需要国内外机制畅通第26-27页
5 我国开展海关缉私国际执法合作的经验(案例)分析第27-30页
    5.1 杭州皮草走私案第27-28页
    5.2“杭州皮草走私案”中海关缉私国际执法合作要点分析第28-30页
6 我国海关缉私国际执法合作中面临的难点和问题第30-32页
    6.1 现存法律体系不完善第30页
    6.2 证据转换问题第30页
    6.3 死刑问题第30-31页
    6.4 对外拓展战略格局不完善第31页
    6.5 无法适应国家战略对海关提出的新要求第31-32页
7 加强海关缉私国际执法合作的对策及其可行性分析第32-36页
    7.1 加强思想意识方面第32页
    7.2 加强能力建设方面第32-33页
    7.3 具体问题解决路径第33-36页
        7.3.1 推进国内立法和机制建设第33页
        7.3.2 常用证据转换方式及探索第33-34页
        7.3.3 死刑问题的回避和探索第34页
        7.3.4 完善对外拓展战略格局第34页
        7.3.5 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第34-36页
结论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致谢第39-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义务问题研究
下一篇:PPP模式下社会资本退出机制的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