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论文--存贮器论文--内存贮器(主存贮器)总论论文

基于硬件虚拟化技术的内存保护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17页
    1.1 引言第14-15页
    1.2 研究目标第15页
    1.3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 章节安排第16-17页
第二章 研究背景第17-27页
    2.1 虚拟化技术及分类第17-19页
        2.1.1 软件虚拟化技术第17-18页
        2.1.2 半虚拟化技术第18页
        2.1.3 硬件虚拟化技术第18-19页
    2.2 硬件虚拟化技术种类第19-21页
        2.2.1 AMD 硬件虚拟化技术第20页
        2.2.2 Intel 硬件虚拟化技术第20-21页
    2.3 运行环境第21-22页
    2.4 VMCS 控制块和VMX 指令第22-26页
        2.4.1 VMCS 控制块第22-25页
        2.4.2 VMX 指令第25-26页
        2.4.3 截获行为第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课题研究第27-34页
    3.1 传统内存保护机制第27-28页
        3.1.1 传统硬件内存保护第27页
        3.1.2 传统软件内存保护第27-28页
    3.2 修改系统内核的几种方式第28-31页
        3.2.1 Hook SSDT第28-29页
        3.2.2 Hook IDT第29页
        3.2.3 Inline Hook第29-30页
        3.2.4 Hook MSR第30页
        3.2.5 Object Type Hook第30-31页
    3.3 本课题内存保护技术第31-33页
        3.3.1 PE 文件的格式第31页
        3.3.2 PE 文件的加载第31-33页
    3.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本课题的设计与实现第34-49页
    4.1 本课题的设计目标第34页
    4.2 本课题的设计原理第34-36页
    4.3 本课题的实现第36-47页
        4.3.1 硬件虚拟化技术的实现框架第36-39页
        4.3.2 Hypervisor 实现框架第39-40页
        4.3.3 截获系统调用模块第40-41页
        4.3.4 模拟进程加载模块第41页
        4.3.5 进程代码注入模块第41-42页
        4.3.6 内存写保护模块第42-44页
        4.3.7 寄存器保护模块第44-46页
        4.3.8 自保护模块第46-47页
    4.4 安装调试过程第47-48页
    4.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测试与分析第49-55页
    5.1 测试环境第49页
        5.1.1 硬件环境第49页
        5.1.2 软件环境第49页
    5.2 结果测试第49-52页
        5.2.1 内存隐藏第49-50页
        5.2.2 内存欺骗第50-51页
        5.2.3 进程控制第51-52页
        5.2.4 代码注入第52页
    5.3 性能测试第52-54页
    5.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5-56页
    6.1 文章总结第55页
    6.2. 研究展望第55页
    6.3. 未来的工作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与课题及已发表论文第60-61页
附录第61-68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单目视频中深度图生成算法研究
下一篇:重型商用车柴油发动机冷却系统数字建模及试验验证